中時:能量是否匯集 決戰點在十月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30 10:59:08  


  中評社香港9月30日電/倒扁總指揮施明德昨天環島倒扁臨行前殷殷叮嚀火車站前廣場的群眾,“希望這裡的人越聚越多,不要讓人覺得我們散掉了。”倒扁運動若不能撐到十月十日,對許多人而言,就功虧一匱了。 

  中國時報特稿文章說,九一五圍城,逼出了台灣朝野領袖協商的對策,李登輝、王金平先後接招,還提出了內閣制的憲改方向。但未及造成時勢,蘇貞昌就搶先出招,和馬英九唱起政黨協商的對口戲。立法院開議之後,倒閣案和罷免案也先後成形。 

  可以說,這一波政壇的風雲詭譎,就是以九一五圍城的百萬人,乃至目前仍在火車站聚集的群眾為動能而發展的。所有奔走在檯面上下的政治說詞與應對方案,都是以回應倒扁VS挺扁的僵局為由。 

  然而,隨著運動時間的拖長,倒扁群眾己聚集廿二天,可謂兵疲馬乏。前一波高潮已過,下一個能量匯集的高峰未卜,此刻正是運動神經最脆弱的時刻。 

  施明德率眾南下、全台柔性罷工等策略,無非是在保住倒扁運動的“火種”,等待下一次引爆的機會。不過,為了避免衝突,施明德南下之行力求低調;而柔性罷工雖然不是正式罷工,但光“罷工”兩字,就引起不少反彈,能否全面發動,也有待觀察。 

  同時,陳水扁將在今天藉高雄市長選舉造勢的場合,號召三十萬群眾為自已固盤。可以預期,場面必然是挺扁的綠色群眾聲勢浩大,相對於倒扁車隊的孤軍奮戰。結果會是再次激起倒扁群眾的憤慨?或是讓人覺得運動徒勞,而有虛耗之感?這是在台灣群眾運動史上從未有過的經驗,恐怕也沒有人能夠準確的預測。 

  相對於倒扁的聲勢下滑,在民進黨慶的團結之後,今天的挺扁大會會是陳水扁的另一劑強心針。 

  換言之,倒扁運動通過第一個月的目標,如果此時無疾而終,甚至讓陳水扁挾民氣反轉聲勢,受傷的已經不止施明德,還包括功名未竟的王金平以及布局不成的李登輝。諷刺的是,在倒扁運動的背後,竟是扁李兩大綠門天王的隔空過招,恐怕是廣場上泛藍群眾所難料想的。 

  眾望所歸之下,下一波決戰點必定在十月十日的“天下圍攻”。十月十三日立法院會將表決二次罷免案,確定是否成案;在野黨已手握連署成案的倒閣案,揚言罷免不過就推倒閣。只要“天下圍攻”再次成功聚集群眾能量,就能點燃國會戰場的引信,成為政黨談判的籌碼。雖然施明德強調不參與談判,但政黨談判結果勢必影響倒扁群眾的退場機制。屆時究竟是陳水扁下台?內閣制修憲案?換個新“閣揆”?群眾不會知道,現在也很難預測。 


    相關專題: 施明德倒扁 來自深綠的最大呐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