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扁成流行文化,任何執政者都無法抵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07 08:50:40  


  中評社香港10月7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登社論說,一場社會運動有沒有生命力,看它在運動現場的創造性,就約略可以知道。社運開始時,群眾充滿生命力,訴求議題與相關創意會不斷生出,但等到運動中期,時間拉長,創造性能不能保持,就是一個考驗。如果它能不斷生出創意,且社會參與度不斷提高,最後可能是由公民參與者在創造、甚至主導運動的進行。如此它的“自主生命力”就出來了。由施明德所開啟的“倒扁運動”,正是如此。姑不論運動現場的創意,僅僅是從民歌時期的“美麗島”,到最近的“紅花雨”,整個主題旋律的轉變,恰恰見證整個運動性質的不斷創造與演進。 

  倒扁運動一開始唱的是“美麗島”,由原住民歌手胡德夫主唱。表面上看,這是一首黨外時代的老歌。作曲者是一九七○年代文化啟蒙運動時的民歌手李雙澤。在西化與流行歌風行的年代,是他首度喊出“唱自己的歌”。這是一種文化的自省與自覺運動。“美麗島”在當年雖然成為禁歌,卻是黨外年輕人朗朗上口的共同記憶。也許廣場上的人不知道這一段歷史,但“美麗島”代表的高雄事件與施明德的關係,卻是人人清楚的。現場因此有一種“黨外時代的民主運動人士在教泛藍的群眾如何搞民主運動”的感覺。然而,一夜又一夜,當胡德夫唱出“美麗島”的時候,許多人跟著傳唱,它其實也是一種族群、歷史與政治上的“大和解”。
   
  社論說,然而,有趣的是後來羅大佑與眾多民歌手的加入。羅大佑代表著一九八○年代反叛青年的集體記憶,他的抗議歌曲如“現象七十二變”、“亞細亞的孤兒”,傳唱在黨外青年的口中。如今,他也站出來倒扁。同時現身現場的還有同為一九八○年代的流行歌手李恕權。而隨著運動的開展,社會參與程度的擴大,各個年代的民歌手,如鄧志鴻、鄧志浩也創作歌曲,加入行列。年輕歌手砰砰阿峰也作曲參與。最後是流行歌曲創作者小蟲的一首“紅花雨”,找來趙詠華主唱,再配合“九一五圍城”的影像MV,傳唱各地,成為現在的主旋律。 
    
  社論指出,從“美麗島”到“紅花雨”,其實意味著一種社會運動文化的轉變。原本它是一種抗議文化,地下文化,以及黨外民主運動的象徵。但隨著參與者的不斷擴大,文化面向也不斷變廣。等到“紅花雨”一出,就變成是一種“流行文化”了。這是不是有點奇怪?一場要陳水扁下台的社會運動,一場反抗政治運動,最後反而成為“流行”。這是因為整個社會有這種情緒,所以大家一無所懼,一起出來抗議,於是變成一種集體心理,一種全社會最大的共識,最後變成一種“流行”! 
    
  社論認為,從歌曲來看,整個社會運動的自主生命力已呈現了。不僅是歌曲,參與的小學生之朗誦詩、唸“大學之道”、中學生之出來要扁下台、小學生主動不接受“總統獎”,以及眾多歌手、年輕人赴廣場倒扁,讓倒扁變成一種“流行文化”。而它所創造的倒扁手勢logo、“禮義廉恥”、紅色衣服等,幾乎已成為一種當代流行。要說它不是“流行”,還真難。這種“流行文化”,確實讓任何執政者都無法抵擋。 
    
  民歌本來就具有反映民意的本質。這只要看看《詩經》的“碩鼠”,將貪官汙吏形容為“肥老鼠”,吃老百姓的麥子,讓老百姓只想離開到別的國家尋找樂土定居,就知道古人的心理與今人無異。這一首詩,豈不是三千年前的“流行文化”?有趣的是“碩鼠”中所反映的,是當政者以為自己有權力多麼了不起,利用權勢欺壓百姓。但回顧歷史一看,詩經的“碩鼠”還在傳唱,而那些貪汙者已經無人知。有一天,現在凱道上的抗議歌曲如“美麗島”、“紅花雨”,或許還在傳唱,用來見證這一段“反貪汙”、“反碩鼠”的歷史,而現在的當政者早已被唾棄遺忘。自主的公民因此要更有自信。民間流行文化,一定會比當權者存活得還長久。這是歷史早已證明的。 


    相關專題: 施明德倒扁 來自深綠的最大呐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