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朝如開戰 中國勢必受牽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0 06:57:12  


朝鮮邊境的美軍
  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此間環球在綫記者就朝鮮核試驗問題電話採訪了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劉江永。 

  記者:面對國際社會強大壓力,朝鮮依然選擇進行核子試驗,這樣做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

  劉江永(以下簡稱劉):我認為朝鮮有安全上的危機感,它認為只有通過顯示其擁有核武器,才能加強其安全感。此次核子試驗,朝鮮向國際社會證明了其不僅能“說”,而且也能“做”,以此來確保自己的安全不受威脅。

  記者:朝鮮此次核子試驗的真實性有多大?這是否意味著朝鮮邁過核門檻?

  劉:我並沒有親見,所以不能確切肯定此次核子試驗的真實性。而且對於朝鮮核試爆後,能否就此擁有製造核武器的實際能力和結果,我也不好評估。朝鮮希望邁過“核門檻”後,國際社會能承認其是核國家,並隨後在核裁軍等問題上與有關國家特別是美國進行討價還價。但如果國際社會真的承認朝鮮是核國家,那麼朝鮮半島無核化議題的前提就不存在了,六方會談的共識也就沒有了。所以,我對朝鮮被認可為“核國家”持保留態度。

  記者:朝鮮核子試驗後,六方會談重啟的可能性有多大?

  劉:應該說六方會談重啟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我曾說過一句話:“六方會談沒有死亡,但已經休克了”,如果朝核子試驗後有關各方處置不當,那麼這一會談就有可能從休克轉向死亡。儘管中國強調各方應冷靜處理,通過和平對話解決朝核問題,但此事最終還是朝鮮與美國之間的矛盾,因為朝鮮核子試驗的原因並不在於其認為中國對自己構成威脅,而是認為美國威脅到它的國家安全。所以,事件矛盾雙方如果處理不好,六方會談重啟的可能性就不大。

  記者:朝鮮進行核子試驗是否會刺激韓國和日本,進而引發東北亞核競賽?

  劉:這個問題還要看下一步形勢發展。如果有關各方在處理此問題上不甚冷靜,或者聯合國通過強硬制裁,六方會談就不再有意義;而朝鮮也不會被動接受聯合國的制裁,這只能加劇它的危機感,朝鮮就會採取進一步的核子試驗。果真如此,此次核子試驗就不是最後一次,而只是個開始,這會給亞洲地區局勢帶來更多變數。但我個人認為短期內日本和朝鮮不會發展核武器,這是因為美國已經為其提供了“核保護傘”,它們搭了一個“核便車”,韓日不可能、也不必要大規模發展核武器。例如,對於韓國而言,朝鮮半島的地理狀況決定了它不可能大力發展核武器,因為轟炸朝鮮就等於毀掉了韓國自己的“三千里江山”。

  記者:此次試驗對中朝關係有何影響?面對一個“核鄰居”,中國的安全政策是否會作出調整?

  劉:多一個“核鄰居”增加了中國周邊安全的變數。但如果中國支持聯合國制裁,採取斷絕外交關係或者經濟打擊等回應措施,那就等於給美國了一個暗示資訊——其可以在朝鮮問題上訴諸武力。而如果美朝開戰,中國勢必受到牽連,也不可能有穩定的周邊安全環境。在這個問題上,能否與朝鮮維持一個良好的關係才是關鍵所在。如果出於一個類似於盟國的關係,可能有“核鄰居”反倒是件好事。有無核武器只是一個衡量指標,雙方關係好壞才是更重要的處理問題的依據。

  記者:朝鮮核子試驗會不會促使美國改變對朝政策?美日、美韓同盟會不會因此有一些變化?

  劉:這一問題就要看美國自己的政策取向,因為至今美國對朝政策還是處在一個左右搖擺的狀態。而且,朝鮮核子試驗的事實究竟是怎樣,現在還不清楚。如果實行制裁,還要考慮時機、力度等等各方面的問題。鑒於美國現在“政出多門”的局面,如果想要朝鮮回到六方會談,真正解決朝核問題,美國未來的對朝政策還不能採取強硬態度,還是會繼續通過談判方式與朝鮮接觸。


    相關專題: 朝鮮核試 半島無核化成泡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