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六中全會今閉幕 實現中國長遠發展目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1 17:28:02  


備受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今天將在北京閉幕。
  中評社香港10月11日電/備受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今天將在北京閉幕。按照議程,此次為期四天的會議審議了《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稿,就構建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作出決定。 

  據中新社報道,有專家認為,集中全黨智慧形成的這份《決定》稿,將作為十六屆六中全會的重要成果,成為下一階段中國和諧社會建設的指導性檔。此次全會前,《決定》稿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徵求意見。各地區、各部門、各有關方面和中共十六大代表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

  此次全會受到海內外媒體普遍關注。有內地報章指出,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首次將社會問題納入決策討論內容。

  媒體報道說,六中全會就構建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作出決定,是中國在推動經濟高速增長,基本解決十三億國民的溫飽問題之後,為增進全民福祉、建設公平公正的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採取的重大戰略舉措。

  有觀察人士分析稱,六中全會將對中國未來的政策走向產生若干重大影響,包括高層將在推動階層協調和改善民生上著力,同時加快執政能力建設和政府轉型,協調中央與地方關係,確保中央權威和執行力等。

  亦有海外學者指出,中國新領導層執政開始,就把建設和諧社會提到中國政治的最高議程,相繼提出了各種圍繞著建設和諧社會的政治概念,如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等。和諧社會的概念既有創新的成分,也在實踐層面反映了中國現實的需要。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紀頭二十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社會更加和諧”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兩年前召開的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此後,胡錦濤等中共領導人多次就構建和諧社會問題進行調研,並作出重要闡述。

  中共全黨的普遍共識是,當前,中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保持清醒頭腦,深刻認識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科學分析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是實現中國長遠發展目標的重要保證。

  有學者曾指出,“和諧社會”是中國社會各階層廣泛接受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在醫療、住房、教育等費用居高不下、大學生就業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人們會對未來變得焦慮。構建和諧社會就是為了緩解社會普遍存在的焦慮感,有利於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助於社會的安全運行。

  有學者認為,“和諧”社會的看點就在於社會建設,而中共已從重視社會建設的理論,飛躍到開始進行熟練操作、運用社會建設理論的階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