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朝鮮會衝撞第二道紅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25 09:53:01  


  中評社香港10月25日電/《大公報》今天刊登一篇評論文章說,朝鮮核爆以來,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總是很勁爆。二十四日下午,發言人劉建超否認了朝鮮曾就核試道歉。但他又指出,朝鮮領袖金正日向日前到訪平壤的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璇表示,“朝方沒有進行第二次核試驗的計劃,但是如果外界施加更大的不公正的壓力,朝鮮有可能考慮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第三次朝核危機 

  文章說,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劉江永在北京指出,國際社會想讓一個已經“擁核”的朝鮮談“棄核”,恐怕已是很難了。他認為當前的局勢可用“第三次朝核危機”來定義。“第一次朝核危機”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最後由美國前總統卡特作為克林頓政府的特使飛往平壤,與金日成主席達成了框架協議,解決了危機;“第二次朝核危機”始自二○○三年朝鮮退出“核不擴散條約”並重啟了核計劃,去年九月六方會談的“聯合聲明”的出台,讓這一次危機告一段落。今年十月九日朝鮮正式宣布“擁核”,直接挑戰了國際社會自一九六八年訂立並已行之多年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此次的朝核危機更為棘手。正如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最近的警告所言:如不有效阻止核技術擴散,“短期之內”將有二十至三十個國家獲得製造核武器的能力。 

  劉江永教授認為,朝鮮從“無核”到“有核”,越過了中美以及國際社會給它劃的第一道“紅線”。現在很多人關注朝鮮會不會進行第二次核試,他認為第二次核試也還只是在越過第一道“紅線”的區域範圍內,更值得關注的是朝鮮會不會衝撞、什麼時候衝撞到第二道“紅線”:擴散、售賣核武器,以及對國際社會特別是對美國和周邊國家進行核威脅、核訛詐。在衝撞到第二道“紅線”之前,整個東北亞的局勢應該還屬於可控狀態,不至於惡化到不可收拾。 
“擁核”取談判主動權 

  文章表示,北京有資深外交官認為,朝鮮在核試之後也通過一些途徑放出話來,願意重返六方會談,其實目的還是希望通過“擁核”取得談判桌上的主動。他預言,六方會談將很有可能重開。朝美兩國將“口頭對口頭,拳頭對拳頭”,“談一談,鬧一鬧”,最終會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筆者注意到,在聯合國通過的一七一八號決議時,中國與美日在動用制裁的目的上是有所不同的:中國只是希望通過適當的制裁逼迫朝鮮重返六方會談,而美日希望的是通過嚴厲的不打折扣制裁逼迫朝鮮“棄核”。
 
  但北京也有學者對六方會談的重啟表示悲觀。中央黨校國際戰略所教授張璉瑰說,“從朝鮮核爆的那一天起,迫使朝鮮放棄核計劃已經成為歷史。以後即使六方會談能重開,談的將不是朝鮮棄核的問題,而是核裁軍的問題。要命的是,朝鮮可能會挑美國近年來的核裁軍越裁越多的問題,這就夠美國頭疼的了。”更有政治學者認為,雖然強硬的小布什政府多年來很想通過各種手段改變金正日政權,讓其下台。但吊詭的是,小布什可能看不到金正日下台而自己已經面臨下台了。 


    相關專題: 朝鮮核試 半島無核化成泡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