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派處決引發新恐慌 血腥伊拉克震驚美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26 10:58:23  


19日,一名駐伊美軍士兵正在伊拉克北部摩蘇爾市的一個爆炸現場執行任務。
  10月22日,伊拉克人民和駐伊美軍都度過了血腥的一天。這一天,有44名伊拉克人慘遭殺害,另有8名駐伊美軍士兵遇襲身亡。這個月還沒過去,駐伊美軍士兵的死亡人數就攀升到86,比今年以往任何月份都高,美聯社把10月形容為“過去兩年中死亡氣息最濃的一個月”。伊拉克的血腥味在美國變成了媒體上令人“痛心疾首”的數字,在震動美國人的同時,也改變著他們對伊拉克戰爭的態度和情緒,“美國在伊拉克犯了許多錯誤”、“全世界正在目睹美國在伊拉克的失敗”等說法不斷在媒體上出現。

   “巴格達變成人間地獄”

  自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每逢齋月,伊拉克安全形勢惡化已經成了慣例。正因如此,執政的馬利基政府事先出臺了一系列安全計劃,試圖確保今年齋月全伊拉克的安全,但沒有絲毫效果。22日,一輛載滿剛剛結束警校培訓的新員警的大巴在巴格達以北巴古拜鎮附近遭到伏擊,恐怖分子先是引爆了埋在路邊的炸彈,隨即用自動步槍和火箭彈襲擊了這輛大巴。當增援的員警部隊趕到時,已經有15名新員警被打死,25人受傷,另有一些人被綁架。 

  當天,巴格達以南的邁代因爆發了教派仇殺,什葉派和遜尼派的武裝分子互相攻擊,造成6名什葉派和3名遜尼派武裝人員
喪生。 

  22日還有人往一個什葉派人聚集的麵包店裏投擲炸彈,20多名正在買麵包的顧客被炸傷。在巴格達市中心的一輛計程車上,一名乘客下車時把一個包放在後座上,不久這個包發生爆炸,炸死了司機和另一名乘客,另有5名路人被炸傷。對伊拉克人來說,這只是10月的普通的一天。在10月過去的20多天裏,已經有950名伊拉克人死於恐怖襲擊。美聯社報導說,自2005年4月,他們開始統計伊拉克人遇襲身亡的數字以來,今年10月最血腥。 

  美國《洛杉磯時報》10月23日的文章把巴格達稱為“人間地獄”,該報的專欄作家麥克唐奈爾在事隔一年之後,最近重返巴格達,他描述說:一年以前,汽車炸彈、伏擊、槍戰、長時間的缺水缺電困擾著巴格達,現在老問題照樣存在,那時並沒有的教派處決某個個人的現象,現在卻變得司空見慣。每天,巴格達市內的屍體像舊傢俱一樣被隨意丟棄,在人行道上、在水渠邊、在下水道裏,你都可以看到一具又一具的屍體。槍手們開槍打死街頭的商販,可能因為他的信仰,也可能因為復仇,沒人知道確定的原因。 

  恐怖分子窮兇極惡,巴格達人無處可躲 

  近日正值伊斯蘭傳統節日開齋節,這幾天伊拉克各教派相繼迎來假期。但很多伊拉克人沒有外出訪友和購物的計劃,只得待在家裏打發時間,大家都怕窮兇極惡的恐怖分子。“伊拉克現在沒有假期”,今年46歲的手機店老闆阿卜杜•馬爾旺說:“如果有伊拉克人不承認這一點,那麼他肯定是在撒謊。”原本熙熙攘攘的節日市場如今也是冷冷清清,很多人都是匆匆買齊所需物品,然後匆匆離開,此時誰都明白,越是人多擁擠的地方,越容易成為恐怖分子下手的目標。 

  廚師丹尼爾說:“我的孩子現在待在家裏。他們很害怕,也很悲傷,巴格達就是一座大監獄,家就是一個小監牢。我強迫我的孩子離開學校,現在保住性命比受教育要重要得多。” 

  然而,待在家中就安全也只是一個幻想。武裝分子經常會把爆炸物直接扔進居民家中,已經有數十人因此喪命。甚至連收回親屬的屍體都變成一件冒險的事情。有報道說,什葉派穆斯林武裝分子控制了巴格達市的一個停屍房,他們就守在那裏等待著死去的遜尼派教徒的親屬來“送死”。 

  22歲的巴格達大學畢業生奧馬爾說:“巴格達就像是一個鬼城。這裏的許多男人要麼死了,要麼逃到國外。” 據聯合國的統計,共有160萬伊拉克人逃離了自己的祖國。不過,那些逃離自己家園的人在路上面臨的危險也不少,他們不知道哪個路邊埋著炸彈,哪個土堆後面埋伏著狙擊手。 

  當地媒體說,當前的局勢令人絕望,恐怖活動無處不在,人們無處躲藏。 

  面對幾近失控的局面,伊拉克政府在檢討自己的原因。內政部的一位高級官員認為,之所以造成今天的結果,員警和內政部門中隱藏著非法武裝組織的“內應”是主要原因。數周前,伊拉克政府出臺了一項旨在清除軍警隊伍中“內奸”的“消毒運動”,有大約3000名軍警人員被清除出隊伍。但更多人認為,伊拉克的混亂是因為美國的佔領。 

  美國的另一個噩夢? 

  美國總統布什在分析伊拉克暴力增加的原因時說,“敵人企圖瓦解美國的決心”。有些媒體認為,布什的擔心可能會變成事實,特別是最近幾天,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持續上升,恐慌和失敗情緒正在蔓延。在伊戰前,1/3的美國人表示支持,1/3反對,另外1/3覺得應該按聯合國決議行事;開戰後,由於美國有戰時一致對外的傳統,超過半數的民眾在民調中投了贊成票;現在,民眾情緒再次發生轉變,有2/3的美國人相信,美國正在伊拉克打敗仗。 

  據美國媒體報道,近日,由美國前國務卿貝克帶領的一個小組正在伊拉克做調研,為美國政府改變政策提供參考。貝克對媒體表示:伊拉克的情況十分糟糕,簡直就是一團亂局,這裏的問題簡直沒辦法解決。分析人士注意到,在美國的戰略沒有正式改變之前,官員的講話口徑先發生了變化:從布希承認伊拉克正在變得像越南開始,失敗和悲觀的論調越來越多。有駐伊美軍官員稱,美軍7月底增兵巴格達、試圖平定城內騷亂的任務現在已經失敗;有外交官說,全世界正在目睹伊拉克的失敗,這不僅是美國的失敗,也是整個地區的災難。還有人預言伊拉克將是美國近年來對外政策的最大一次失敗,說不定會像越南一樣,成為美國人的另一個集體噩夢。 

  當年攻打伊拉克出力最多的美國“鷹派”最近調門明顯變低,人們很難再聽他們“慷慨激昂的強硬講話”,連布什的權威和影響力也受到腐蝕。據美國媒體報導,在今年的國會中期選舉中,布什幾乎變成了“隱形人”,許多共和黨候選人不願邀請布什來助選,就是因為伊拉克戰爭不受歡迎。共和黨候選人在宣傳時也儘量避免提及布希,即使提到,也是要在伊拉克問題上與他劃清界限。 

  據《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共和黨內部看起來似乎在彼此推卸責任。報道說,有些共和黨參議員曾經在伊拉克問題上與布什政府一個調子,現在卻急著跟布什劃清界限。參院司法委員會主席也向媒體表示,從伊拉克撤軍是正確的選擇,而且應該通知伊拉克政府,美國何時撤軍,“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事實”。參議員克林斯說:“我們早就該撤軍了。” 

  布什與父親的關係也因為伊拉克戰爭變得有點緊張。據英國媒體報導,今年82歲的老布什對兒子伊拉克政策的“一敗塗地”感到非常擔心,他最近對一個共和黨人說,如果那些“瘋狂的民主黨人”掌控了國會的主導權,“國家就完蛋了”,他還擔心共和黨敗選之後,兒子未來的日子可能會不好過。布什總統對父親的講話公開表示了不滿,他說,他的父親太多慮了,“他不應該做出這樣的猜測。他應該先給我打電話,我會告訴他民主黨不會獲勝”。 

  美在伊騎虎難下 

  復旦大學美國問題研究中心學者沈丁立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伊拉克問題再次成為美國上下關注的焦點,一方面是由於這一問題本身的嚴重性,佔領伊拉克3年半美國卻沒拿出任何有效的治理辦法;另一方面是由美國目前的政治氣候造成的。11月的中期選舉實際上是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的黨派政治較量,目前不錯的經濟形勢不能為民主黨攻擊共和黨提供太多“把柄”,千瘡百孔的伊拉克自然就成了兩黨鬥爭火力最為集中的焦點,中期選舉是對共和黨對伊政策的一次大考核,這也是關注的原因之一。 

  沈丁立表示,如果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失利,民主黨贏得了眾議院,這對布希的打擊非常慘重,但美國在對伊政策上還是很難找到一種根本性的良方,如果不撤軍,那麼美軍始終是武裝分子的靶子;如果撤軍,那麼伊拉克這個爛攤子很可能面臨分裂,淪為針對美國的恐怖主義大本營,無論哪種,都是美國人不願意看到的失敗局面。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學者王逸舟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布什在剩下的任期內是否會改變對伊政策還很難說,未來仍然是一個騎虎難下的局面。王逸舟認為,美國及其盟友與伊斯蘭弧帶上的挑戰者之間的衝突,短時間內看不到減弱的跡象,這是美國兩黨統治的交替也無法解決的一大難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矛盾與對抗可能持續困擾美國,甚至整個世界。(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