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改善空氣質素 粵港政府乏規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28 02:06:18  


劉啟漢教授的講題為〈珠三角區域發展與空氣質量的關係〉。(中評社圖片)
劉啟漢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南沙10月28日電(記者 黃曉南)珠江三角洲一帶空氣質素連年下趺,污染嚴重,廣東省政府和香港政府雖然曾推出不少改善的措施,但有專家批評,因為兩地政府在這問題上欠缺規劃和合作,以致多年來成效不彰,污染程度不趺反升。

  香港科技大學南沙大氣研究中心主任劉啟漢教授接受中評社訪問時指出,香港和廣東人常將空氣污染歸咎於從大陸北方吹來的污染物,並不恰當。據他研究所得,珠三角空氣中的污染物多是由區內的電廠、工廠和交通工具產生,只有少數是由嶺南以北地區帶來。且除了在冬季時吹北風的幾個月,在其餘日子中,從北方傳來的污染物就更少。另外,香港人常認為珠三角一帶的工廠是香港空氣質素下降的元兇,時有要求珠三角當局加強管制、減少污染物排放的聲音,但珠三角一帶相當大數量的工廠是由港商投資的,而且現時當地的空氣污染問題比香港更加嚴重。劉啟漢把這情況形容為:“香港人污染了珠三角的空氣,然後珠三角空氣污染物的一部分隨西南風吹來,再反過來污染了香港的空氣。”

  既然鎖定了主要問題出於區內污染,劉啟漢就提出了三個改善的方向。首先,他認為應在規劃方面著手,例如珠三角一帶多吹西南風,所以會製造大量污染物的設施如電廠及重工業工廠等,應盡量集中在地區的西南面,既可縮窄受污染的範圍,又讓污染物能更容易被吹散。劉啟漢認為,在這方面,香港做得較好,但仍有不足之處;而珠三角一帶地方政府的意識就更不足,電廠與重工業工廠等設施分散在整個廣泛的區域內,全沒考慮到方向與地區的問題。

  他又認為,雖然香港和廣東省政府都有意合作以改善空氣污染,但就略嫌雙方都“太禮貌”,不大願意主動提議對方去實行何種具體措施,結果到頭來也造成互不了解、各自為政。

  劉啟漢建議,工商業地區的位置不一定要與發電廠緊密相連。他舉出美國作為例子,當地許多發電廠都離市中心很遠,靠著特長的電纜設施,亦能有效的傳送電力。他指出,若珠三角地區政府能採取這種方法,將發電廠全置於西南地區,遠離工商業中心,就能有效的改善空氣污染問題。

  他也認為,香港和珠三角的交通工具運作很不符合環保原則,兩地政府都奉行自由經濟原則,讓各種陸上交通工具自行競爭,令到許多路線重疊,造成不必要的額外污染物排放。他建議,政府應就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達成平衡,一味強調自由競爭的結果,就是會犧牲了空氣質素。政府應為交通規劃訂下一個大方向與大綱,確保可避免過量路線重疊之後,再讓各交通工具公司在這框架下自由發揮與競爭。

  劉啟漢又向商界提出了一個兼具商機和環保潛力的提議。他舉出美國加州作為例子,加州是美國以至全世界最先發展環保科技的地方,結果就成為了這方面的權威和代表,許多其他地區都向加州學習和購買環保設施及技術,每年產生的經濟收益十分驚人。他認為,粵港地區是國內經濟和科技最先進的地區之一,受到國內其他地區的密切注意和學習,但同時也是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所以粵港地區很有潛力去做先行者,發展環保科技技術和產品,這樣既可改善自身污染問題,又能幫助國內其他地區改善技術和設施,並能產出巨大的經濟成果,十分值得考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