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慈善:利用餐廳旅店剩餘食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31 08:08:42  


  中評社溫哥華10月30日電/ 提到美國的慈善事業,很多人都覺得,那是一些非常有錢的人樂善好施,通過非營利性的基金會,把捐款投入到人道事業當中。但是,根據印第安納大學慈善中心的一項研究,在所有慈善捐款當中,有百分之59是出自美國中產階級的貢獻。很多人相信,在解決社會問題方面,那些有志的個人比公司模式的基金會能夠發揮更大的影響。這裡我們要為您介紹一位不同尋常的慈善家。他身無余資,利用被丟掉的食物和被遺棄的人力來濟世救人。

  據《美國之音》報道,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離國會山只有幾街之隔,“首都中央廚房”(DC Central Kitchen)正在給人們送來人生的第二次機會。傑拉德.托馬斯六年前來到這裡。“我當初是個酒鬼。”現在,托馬斯是這裡的廚師,還有人跟他學藝。

  *慈善廚房*

  “我們在幫助社區,給人們第二次機會,讓他們的身心都強健起來,我們在幫助那些遇到不幸的人用各種方式回歸主流社會。”“首都中央廚房”的設想來自創始人和總裁羅伯特.愛格爾。他掙不到什麼錢,在後面的一個狹小的辦公室裏工作。17年前,他參加一個向無家可歸者分發食品的組織,作義工,其間產生了創辦慈善廚房的想法。

  “我當時一直在想,一定會有更好的辦法。餐館和旅店總是會扔掉很多吃的。那些慈善組織一直要購買食品,而如果不用買,而是把那些剩餘食物拿來利用,送到廚房,豈不更好?你可以讓更多的人吃上飯,還能讓外面的那些男男女女有機會學會一門手藝,找到一份工作。”

  如今,“首都中央廚房”每天利用超過一噸的剩餘食品,這些食品原本會被當成垃圾扔掉。他們用這些食物準備4千多份飯,而且向很多被認為是沒有一技之長、找不到工作的人提供就業培訓。這個項目吸引了來自全美國各地的志願者,包括來自南卡羅萊納州的瑪麗.凱特.魯斯和她的教會組織。“我們希望體驗我們南卡小鎮以外的生活,看看我們能夠為國內其他地方做些什麼。”

  *愛格爾:制度有病 窮人太多*

  儘管獲得成功,但是愛格爾說,靠“首都中央廚房”並不能解決整個經濟制度問題。在他看來,由於薪水低和缺乏醫療保健,美國的窮人實在太多了。“如果一個人老老實實地努力工作,那他是不是就應該能買得起吃的,能有地方安身呢?因此,說到我的廚房,我沒有興趣把它弄得更大。我當然想讓它有效運轉,不會關門,但是我最感興趣的是,我們需要好好談談:讓我們開辦慈善廚房的最初原因是什麼。”

  他對傳統的慈善家們也頗有微詞。“慈善事業的樣板是洛克菲勒、卡內基,他們是大慈善家,也就是說,你這輩子賺了大錢之後,在接近人生終點的時候突然大發善心,要彌補你發財的時候造成的傷害。這永遠也沒用。它看起來很好,聽起來很好,甚至感覺起來很好。但是永遠也沒用。”愛格爾說,消費者應該發揮出自己的力量,要求公司企業向員工提供足以維生的工資和醫療福利,當他們真的做到了這一點的時候,像“首都中央廚房”這樣的許多非營利組織就沒有必要存在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