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師徒情如父子 新華社稱關係不正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03 09:08:16  


劉翔與孫海平。
  中評社北京11月3日電/在中國體育界,教練和運動員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一直是一道難題。從當初的“馬家軍”師徒反目到近期的孫英傑離開王德顯及幾個隊員聯名狀告王德顯,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奧運冠軍劉翔卻提供了一個完全相反的例證,他自己做廣告爲師傅孫海平掙得一所四室兩廳的大房子,他和師傅情如父子的關係被認爲是一種楷模。

  但新華社卻不這麽認爲。該社記者昨天發佈一篇評論文章稱,無論是師徒反目還是情如父子都不能算正常。目前,能夠讓師徒關係走向和諧的,不能是“家長式”的“X家軍”模式,棍棒、高壓之下出高徒;也不能單獨以情感維繫,師徒關係“親如父子”絕對不具典型性。在現階段的中國體育界,更需要務實地以契約精神來和諧師徒關係。

  “從馬俊仁到王德顯,同樣是女子中長跑專案,同樣是驚人一致的管理模式,同樣是獎金分配、高壓管理的原因導致了師徒反目,連師徒反目的時候都差不多:成績滑坡、輝煌不再時,後院起火——好成績總是能夠掩蓋很多問題。”

  文章認爲,縱觀近年來體育界大大小小的師徒反目的故事,像王德顯這樣的“家長式”管理模式絕非個案,只是王德顯與自己的弟子關係走向極端、更趨惡化而已。

  “王德顯、孫英傑這種師徒關係當然不可取,但是,孫海平、劉翔的師徒關係具有推廣的典範意義嗎?回答是否定的。對大多數中國教練員和運動員來說,劉翔與孫海平的關係,只能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狀態。可以說,這種親如父子而且又能持續較長時間的師徒關係,距離中國體育界的現狀過於遙遠,而很多國人經常犯的錯誤是:追求的境界過於遙遠,反而忽視了底線。”

  文章稱,在當前中國體育界,“底線”就是如何以科學的而不是抹殺人性的訓練方法來獲取成績,如何保障教練員與運動員的各自權益不受侵害,尤其是如何建立教練員與運動員之間科學的獎金分配機制……

  “一位偉人說過,好的制度能讓壞人變好,壞的制度能讓好人變壞。中國體育界現在最需要的是能夠保證底線的好的制度。種種制度的制訂,體育主管部門與行業協會應發揮重要作用,而不能出了成績都來邀功請賞,出了問題都來推卸責任。”

  “當越來越多的世界先進訓練方法被引入中國體育界的時候,完備的利益分配機制卻沒有同步建立起來,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當中國運動員與教練員的種種合同還只是一張薄紙時,姚明赴NBA打球的合約厚度差不多比得上一本小書了。從世界體育界來看,聯繫運動員與教練員之間的,更多是一種高度職業化的關係,而不只是親情。”

  “在當前中國體育界,建立在完備的合同之上的契約精神,應該是大幅提高運動隊伍管理水平、使師徒關係走向和諧的關鍵。如果事先考慮得非常詳盡、細枝末節都寫入合同,又怎麽會有公開蔑視師道尊嚴的‘球霸’?又怎麽會有掄起三角帶劈頭蓋臉毆打女隊員的‘惡師’?”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