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陳馮富珍參選具啟示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08 10:04:58  


  中評社香港11月8日電/獲中央政府推薦的前香港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參選世衛總幹事選舉,今日稍後會有最終結果,目前顯示她形勢大好,屬於頭號熱門。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專題評論文章,講述陳太這次參選,對於香港以至中國的啟示意義。

  這篇由資深評論員張志剛撰寫、題為〈陳太參選對香港具啟示意義〉的文章表示,陳馮富珍參選世衛總幹事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結合。陳太在加拿大接受教育,回港後長期在衛生界服務,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再加上國家強而有力支持,成功當選的機會極高。陳太的參選,可以看作是香港回歸在一個新的台階上發展的明證,凸顯香港發展融合中西的優越性。 

  世衛給予陳太高度評價 

  文章指出,陳馮富珍在香港是頗具爭議的人物。在○三年“沙士”中的受害者,對陳太的批評尤烈。香港在疫症中受創至深,所以香港人有切膚之痛,對陳馮富珍的嚴厲批評是可以理解。 

  香港特區政府在沙士一役中的表現,在本地和海外有截然不同的評價。香港人的意見比較負面,認為陳馮富珍和有關官員失職,令到死亡人數偏高。 

  但在海外,尤其是世界衛生組織,則對香港的表現予以肯定和讚賞,並認為負責的官員以及部門已盡其所能,客觀的事實不能歸咎個別官員的表現。而特區政府在每次禽流感的疫情中,都表現出敏捷果斷,阻止了禽流感的蔓延。 

  文章強調,對於沙士中誰是誰非,現時已經很難斷言,況且從“事後孔明”的角度來分析事情,亦對當事人有欠公允。而陳馮富珍被問及“沙士”疫情時,也沒有為自己辯護,而只是強調應付上次疫情的經驗,在未來世衛的工作,可以作為非常有用的參考。陳太不去糾纏著歷史事件的誰是誰非,而以向前看的態度,積極地去防治未來傳染疫症的爆發,是值得我們支持的態度。 

  除了討論陳馮富珍在“沙士”一役中的功過,她今次參選世衛總幹事一職,實在具有特殊的意義。 

  中國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其外交總體上是遵照不干預的原則,較少主動參與外部事務。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更遵從“少管別人的事”為原則。 

  國家強大增加港人參與國際事務的機會 

  文章指出,中國本身在改革開放上要解決的問題夠煩夠多,所以最好集中力量,去管好自己的份內事。而事實上,中國在過去幾十年經歷了種種政治波折,人才培訓既嚴重不足,也明顯出現斷層,在全力發展中顯得自顧不瑕,要競選國際組織的要職並不容易,也不實際。 

  港英政府培養了像陳馮富珍這樣的專才也很多,但在港英管治的體制內,要衝出香港,在大型國際組織擔任獨當一面的要職更難乎其難。也只有香港回歸之後,香港實行了“一國兩制”,再加上中國在外交和經濟方面的發展,都踏入新的高峰。在中國政府強而有力的支持下,陳馮富珍才可以和像日本尾身茂這樣的對手一爭長短,期望在世界衛生組織這樣的機構擔當總幹事的要職。 

  陳太的經歷預示香港發展新的路向 

  文章總結,陳馮富珍的經歷,不光是她個人的經歷,她的參選,甚至如果是當選,也有點像香港的發展經歷。香港的初期,是在西方體制的影響下,逐步建立輕工和貿易的地位。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機遇下,香港憑中國投資和貿易的窗口優勢,經濟規模迅速成長,尤其是回歸之後,香港經濟和中國經濟加強結合,成為中國企業對外集資的最大市場。沒有中國經濟這主要元素,香港的股票市場不可能有今天的地位和規模。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連紐約市長彭博也流露著妒意,認為香港足以挑戰紐約的金融中心地位。 

  陳馮富珍的參選,可以看成為香港回歸後在一個新的台階上發展的一個明證,也象徵著香港的發展,取得中西結合的優越性,陳馮富珍如果順利當選,對香港來說也許別具意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