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台灣面對憲政危機 知識分子豈能緘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09 10:28:50  


  中評社香港11月9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在陳瑞仁檢察官將吳淑珍列為被告、將陳水扁列為共同正犯之後,陳水扁隨即展開危機處理。短短兩天之內,他抱緊游錫堃、鎮住呂秀蓮、壓制蘇貞昌、嗆聲陳瑞仁、綁死深綠盤、逼迫台聯黨。一場發生在台灣驚天動地的“憲政”危機,就在這般的操作下沒兩三天就船過水無痕。而決定後續發展的關鍵,竟然又是“深綠基本盤”、是“民進黨中執會”、甚至是扁游二人之間的密室會商與協議;廣大台灣人民全無置喙餘地。 

  社評說,在此,我們不能不嚴正的說:一個牽涉到台灣未來民主政治發展的“憲政”危機,絕不能這樣等閒視之,也絕不可以任憑一小撮私心自用的人操控;每一個台灣公民都該有參與討論、決定後果、提出批判的權利。其中最沒有資格缺席、最沒有權利保持緘默的,就是媒體與知識分子。 
 
  當前台灣的“憲政”危機,呈現於三個面向。就台灣運作而言,陳水扁做為台灣領導人,在台開案、SOGO案、機要費案相繼揭露之後,聲望大跌誠信盡失,客觀上根本無法有效執行其職務,但現有機制卻完全無法讓他去職,這是危機之一。就民主制度而言,陳水扁公然在媒體上嗆陳瑞仁檢察官的作為,已然直接傷害民主的核心價值,對台灣的民主制度造成重大傷害。陳瑞仁個人只是一位檢察官,但是他在台北地檢署起訴吳淑珍、點名陳水扁為共犯,卻是在代表台灣執行司法公權力。儘管陳水扁是掌握行政權力的龍頭,但是無論如何,他也不能公然利用媒體衝撞檢察權的行使。如今,陳水扁代表的行政權公開指斥檢察權,全台人民卻全然束手無策,這是“憲政”危機之二。就責任倫理而言,其實在台開案曝光之後,依責任民主的理念,陳水扁就應該請辭下台。但是阿扁不此之圖,硬是要以犀牛皮般的厚顏,適用人類舊石器時代的道德低標,重創民主責任倫理,這是台灣“憲政”的第三重危機。 

  社評指出,面對這樣的三重“憲政”危機,台灣的知識分子恐怕沒有沉默的權利。雖然知識分子是泛稱從事知識探索的勞心者,但是不論古今中外,社會都不把知識分子做如此的窄化看待,反而是期望他們成為“社會的良心”。誠如當代大儒余英時先生所言,知識分子追求真理必然有其客觀的準則與內在的理路;這準則與理路不是任何外在的政治或宗教權威所能干涉。因此,一個敬業的知識分子必須謹守自己的求真精神與節操,希望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奉持。不僅中國學者如此,西方學者也同樣強調知識分子的虔敬執著。文獻也指出,西方知識分子對於一切與公共利益有關的問題抱持深切的關懷,也有強烈的使命感去改變社會的不合理狀態。中、西知識分子對社會之所以如此的投入,乃是源自於他們求真求直的本然特質。 

  知識分子基於對社會的真誠關懷而抒發意見是理所當然;若深入分析,其中當然還是有程度的差別。對一位長久在實驗室裡埋首的工作者而言,關心台灣民主只是他們的表面責任(prima facie duty)。但是對於那些先前曾經對陳水扁政權維護、支持的人而言,如果他們還想被稱作知識分子,就更不能對今日台灣的“憲政”危機視而不見、悶不吭聲。以李遠哲為首的當初政治顧問團成員,以杜正勝、胡勝正、陳建仁三位“中研院”院士領銜的“內閣”從政學者,所有肩負百年樹人重責的大學校長,都應該要思考他們在這樣一個歷史關鍵時刻,究竟該扮演什麼角色。我們要提醒這些學術界的朋友:當初挺不挺扁、現在後不後悔,都可以是個人的判斷與選擇;但現在台灣的“憲政”危機,則是直接關乎民主核心價值的大是大非。每一位敢稱知識分子的人,都不能迴避。 

  社評認為,如前所述,台灣正面臨空前的三重民主危機:台灣機器近乎停擺、三權分立遭到挑戰、責任倫理瀕臨崩盤。在歷史上,每一個關鍵的時刻,都有知識分子提出呼籲、批判,而歷史往往也因為他們莊嚴不茍的態度而有所轉折。今天,台灣面對的考驗十分嚴峻,但問題的解決卻未必困難。當前問題的癥結都集中在陳水扁一人一家,但是法政經社的後果卻要由台灣全體人民來承擔。面對這樣的大不公、大不義,面對民主核心價值的衝擊,面對台灣的歷史,知識分子怎能緘默、豈能緘默? 


    相關專題: 扁珍共犯 台灣政局風雲激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