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多米諾“核”牌倒下的危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13 09:44:13  


  中評社香港11月13日電/人民日報今天刊登文章說,1945年7月,美國成功試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人類由此進入核武器時代。參與研制的主力科學家奧本海姆以印度詩句表達了他的復雜心情:“我正變成死亡,世界的毀滅者。”

  文章指出,今天,有人預言,世界正步入第二個核時代。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巴拉迪最近指出,通過發展核武來保障國家安全正變得“時髦”,除了已公開擁有核武的9國之外,另有20至30個國家擁有在短期內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人類攜手遏制核擴散的卓越成果——《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生效已經36年,何以發展核武又在今日變成“時髦”?縱觀世界格局變動與防擴散歷史進程,可以看出以下三大原因。

  首先,冷戰的結束使世界安全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美國單極的絕對優勢和單邊主義的政策使一些與美敵對的國家感受到生存威脅,因此決意獲得國家安全的終極保障——核武器。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進行核軍備競賽,在戰爭邊緣保持恐怖平衡,其他國家的核沖動大多被壓抑。蘇聯解體后,美國突顯單極優勢,近來更以單邊主義政策謀求絕對安全,甚至不惜顛覆別國政權,由此引起與其敵對的國家的恐慌,導致核武成為這些國家的“必需品”。

  其次,188個國家加入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雖然標志著人類遠離核武的自制和對集體安全的認同,但它並無強制力,對游離於其體系之外的國家也莫可奈何。1998年印度、巴基斯坦的成功“闖關”和以色列對核武的事實擁有,均已為國際社會所默認,客觀上鼓勵了更多的國家尋求核武。在這個問題上,美國的多重標准尤其為人詬病:對以色列,美國縱容;對印度,美國由制裁轉為與之核合作;對伊朗,美國絕不容忍,以武力相威脅。

  第三,《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明確要求有核國家停止軍備競賽,推動核裁軍,但事實上個別核大國不斷研發新型核武,甚至暗示必要時首先發動核打擊,如此怎能令無核國家信服?就連巴拉迪也憤然指出,“一些國家繼續依賴核武,甚至發展新型武器,卻同時告訴別國核武對它們無益,這根本不合邏輯”。

  文章說,環顧今日世界,在東北亞,朝鮮進行了核試驗,引起韓國、日本國內一片躁動,日本一些人稱應公開討論是否研制核武;在中東,伊朗盡管受到國際制裁的威脅,但仍堅持大力發展核計劃,世界輿論擔心一旦伊朗擁有核武,埃及、沙特、土耳其等也群起效仿。國際社會正面臨多米諾“核”牌相繼倒下的危險,而核武與恐怖主義的可能結合更使前途凶險莫測。對世界而言,個別核大國持續有效地裁減核武,放棄動輒以武力相威脅,認真公平地建設防擴散體系,是至關重要的。

  二戰結束后,曾有人問愛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使用什麼武器?愛因斯坦說:“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的武器是石頭。”暗示核戰必然將人類打回蠻荒。這一回答,殘酷而清醒。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