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20日電/錢分幾種。一種是自己的錢。用起來精打細算錙銖必較,誰敢來拐偷搶,非跟他拚命不可。一種是別人的錢,除非落到自己口袋,怎麼看都刺眼。還有一種就是公款,錢簡直就不像錢,花來全沒感覺。
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小社論說,不少政治人物最近都因公款問題身陷風暴,不管這些個案的性質與金額有什麼不同,但都暴露了公款實在好用。
有心貪汙者,固然可以輕易五鬼搬運,隨便找個名目,幾百幾千萬的公款就憑空轉移入袋。即使向來號稱清廉者,也有那麼多方便錢可使,而且免單據、無流向,查核機制也形同虛設。
社論表示,如果不是接連鬧出事情,民眾很難想像,當個官樣樣花費都可以報銷,搞情報與秘密“外交”的大筆花費,一個人說了就算;家裡的傭人、水電、汽油、插花、養寵物等等生活雜支,也從公款開銷。在任的如此,退下來也繼續享受;領導人、院長、市長級的大官如此,小官小卒也有樣學樣。吃公帳,可不分什麼紅橙藍綠。無怪凡當官的,平日都說官不是人幹的,要他下台卻火車都拉不動,只因箇中好處妙不可言。
如果花自己的錢,每個政治人物大該都既清且廉,但當用起公款,人性弱點不堪一擊,輕者便宜行事,重者貪汙腐敗,官員到民代,大官至小吏,公款經過每道關卡都被咬掉一口,用於公事的,已是管線末端涓涓滴流。出事,都說是制度的受害者。但可別忘了,這套制度可是官僚自肥共利體系下的產物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