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培養不出大師級人才 溫家寶很焦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7 20:41:03  


11月20日,溫家寶在中南海主持召開教育工作座談會。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11月27日電/“有幾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裡盤旋。今天向大家求教。”11月20日9時許,國務院第四會議室。面對6位並肩而坐的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

  “去年看望錢學森時,他提出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我理解,錢老說的傑出人才,絕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師級人才。學生在增多,學校規模也在擴大,但是如何培養更多的傑出人才?這是我非常焦慮的一個問題。”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高校如何辦出自己的特色?溫家寶緊接著說出了另兩個在心裡盤桓已久的問題。

  據新華社報道,這是國務院7月以來繼教育形勢、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後召開的第四次教育工作座談會,主要圍繞高等教育展開。華建敏、陳至立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會議。

  到2005年底,中國高校在校生超過2300萬人,毛入學率達到21%,實現了大眾化的歷史目標。

  溫總理的三個問題,引起了6位校長、專家的共鳴和思考。

  “培養傑出人才的關鍵,就是教師。”清華大學原校長王大中認為,德才兼備、學術一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當務之急。培養和引進並重,應設立海外著名學者引進計劃,引進國外一流大學正教授和終身教授。

  “我同意王校長講的。”四川大學原校長盧鐵城建議繼續將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戰略舉措加以實施,在國家科技布局中更好地發揮高校作用;進一步制定政策,建立和完善高校與用人單位之間共同育人的新機制,共建校外實習、實踐基地;進一步完善大學生、研究生資助體系和助學貸款體系。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從大學開始,就太晚了。”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談松華說,要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研究型大學要和中小學建立更為密切的聯系。

  伴隨著幻燈片的演示,英國諾丁漢大學名譽校長楊福家“從國際比較角度談創新型人才培養”,吸引了國務院領導的目光。

  從入學標準、辦學體制、以學生為中心、文化內涵等四方面對比了中外教育的差異後,楊福家提出一系列建議:改革高考考試方式和招生辦法,高校招生憑高考成績和高中表現錄取;進行大學校長公開招聘的試點,嚴格學校財務管理、質量控制等制度;進一步建立導師制,適當控制班級人數;大力建設愛國求真、嚴謹求實、寬容創新的校園文化……

  “高校班級人數是要少一點。”溫家寶接過話茬,“導師和學生要經常見面,才能真正發揮指導作用。但現在有的學生讀幾年書,和教授都說不上幾句話。”

  座談會上,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成為教育專家們共同關注的話題,大家紛紛獻計獻策。

  “1992年前,我到高校去,都愁眉苦臉;現在去,都興高采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運清說,大改革、大發展之後,應該是大提高,高教戰線要聚精會神、理直氣壯地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要嚴格教學秩序和內部管理,加大教學投入,改變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的現狀。

  “做大了高等教育,還要做強高等教育。”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說,高校要從外延擴展轉移到內涵提高的軌道上來。他建議實行“低速增長、穩步發展”的方針,宏觀入手、微觀發力,穩定推進“211工程”和“985工程”,積極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遠程教育,形成多樣化、分類型、分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

  ……

  有問題,有分析,有建議。三個小時的座談會上,面對有備而來的專家,面對一個個精彩發言,主持會議的溫家寶從始至終神情專注,認真傾聽。

  11時58分,專家發言結束。

  “今天談高等教育,大家一個共同的看法,就是要鞏固擴招成果,繼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溫家寶說,高等教育要切實把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要穩步發展,合理確定辦學規模,調整學科布局和專業設置;要以學生為本,深化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質量保証體系;要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實行啟發式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要推動高校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提高科研和創新能力;要進一步加強高校內部管理,推進校風、學風和制度建設,確保學生健康成長和校園和諧。

  溫家寶說,要繼續增加投入,進一步加大高校獎學金、助學金制度的實施力度,讓城鄉困難家庭的孩子能上大學,也能上得起大學。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完善高校助學貸款制度。

  溫家寶說,要總結前一階段甚至更長時間內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立足國情,借鑒國外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要解放思想,鼓勵在教育思想、辦學方法上大膽創新。教育方針、教育體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屬於國家行為,應該由國家負責。具體到每個學校如何辦好,應該由學校負責,各有特色。

  座談會結束時,會議室牆上的電子鐘顯示:12時09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