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航母建造計劃 美國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9 14:08:50  


中國新型航空母艦想像圖,艦載機為某國產新型鴨式戰機。(來源:人民網)
  11月19日,當中美兩國海軍艦艇按照美國海軍條令司令部編輯的《實驗戰術1000》在南海展開海上搜救演習時,美國互聯網上的軍事迷正在炒作所謂“中國潛艇追蹤‘小鷹’號航母”的事件。

  與此相關聯,貫穿11月份,美國從網友到學者都在炒作一個話題:中國海軍航母計劃。

  “追蹤” 中國航母

  11月7日,美國著名的防務智囊機構國際評定策略中心副主席理查費舍爾發表《中國航母計畫最新情況》的長篇分析文章,作為該中心亞洲安全方面的主管,費舍爾一直專注於中國軍事以及亞洲軍事平衡方面的研究,被看作是這方面的權威專家。
 
  在這篇文章的一開頭,費舍爾就有一句話點明了他這篇文章的主旨:“是的,沒錯,中國迫切需要航母。”隨後他分析了最近俄羅斯媒體的幾條消息後指出,“在今年10月法國舉行的國際海軍裝備展上,最引人注目的消息就是俄羅斯已同意向中國出售2架蘇-33艦載戰鬥機,這一數量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提升到48到50架。這些飛機可以武裝三個航母戰鬥群,根據中國媒體的報道,10多年後就可以完成”。

  值得關注的是,費舍爾認為,“假如中國海軍購買的這些戰鬥機獲得了俄羅斯方面給予的升級支持,那麼解放軍海軍就能夠擁有在一些重要方面超越美國海軍主流戰機F/A-18E/F戰鬥機的性能。而且中國在它的海岸1000英里內採取軍事行動可調用的航母數量將超過美國及其盟友。”
 
  文章分幾個章節極為詳細地分析了根據各種消息推測的中國航母計劃,其中包括對蘇-33與美國F/A-18E/F的戰鬥性能比較,以及雷達系統和導彈系統的比較。文章分析了俄羅斯媒體透露的中國將購買48到50架蘇-33戰鬥機的消息後認為,24到25架可以組成一個團,將可以全套裝備類似俄羅斯的“瓦-良格”號航母,因此中國購買兩個團的飛機表明中國在建造另外兩艘新航母。

  實際上,早在今年年初,費舍爾就曾經發表了名為《2005:中國航母野心的轉折年》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費舍爾著重分析了中國海軍戰略的轉變。文中指出,美國軍界以前討論話題是中國是否在造航母,而如今這個問題已經被新的問題所取代,這就是中國海軍造的新航母有多大,有多少艘,什麼時候下海?

  文章重點關注了中國大型航母計劃,得出的結論認為,“在經過長時間的爭論後,可以得出結論,中國正在積極為獲得大型航母做準備。”文章認為,中國引進改裝俄羅斯“瓦-良格”號航母的用途,可能包括做駕駛員訓練以及解放軍用來對反航母作戰和演練作移動靶子,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情報顯示,到底中國引進 “瓦-良格”號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如果中國選擇了俄羅斯型航母,那就意味著中國將追隨俄羅斯的軍事學說,把他們的陸地和海上作戰相結合以滿足防衛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大目標。但是假如中國選擇發展美國的大型航母,那就意味著中國更大的戰略野心,即能夠在東亞之外投射更大的政治軍事力量。

  製造“中國威脅論”

  今年6月22日,美國眾議院武器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美國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羅德曼指出,中國軍事現代化上包括戰略導彈等10個值得美國關注的點中,其中有一條就是中國的航母計劃, “中國似乎對於發展本土航母很感興趣”,而且也許在計劃從俄羅斯購買的蘇-33基礎上組織一個飛行編隊為今後的航母戰鬥群作戰做準備。

  費舍爾11月7日《中國航母計劃最新情況》的長篇分析文章中還進一步列舉了中國航母可能對美國及其盟友造成的所謂“威脅”,文中指出:航母,由於可以形成所在區域的空中優勢和海上封鎖,因此對以下國家和地區的島嶼進行攻擊尤為有效,其中包括韓國的索科特拉島,日本實際控制的釣魚島,或者菲律賓的島嶼、印尼的納圖那島群、甚至是中國臺灣的太平島,這也是南中國海最為重要的戰略位置。

  文章在分析了所謂中國航母的優勢後,費舍爾認為,“對此最好的應對措施是潛艇,但是日本擁有的潛艇數量有限,而韓國的潛艇還在建造中,尤為重要的是,美國盟友沒有擁有大規模的先進的反艦導彈,因此很可能將不是蘇霍伊戰鬥機的對手。”文章還別有用心地推測認為,由於俄羅斯缺少艦載機的一些關鍵技術,因此中國正在轉向歐盟尋求更為先進的武器技術。並透露說,2006年10月26日,在國際海軍裝備展上法國政府再次提出要求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據此,他認為顯然中國在向歐盟尋求那些俄羅斯無法滿足的軍事技術來武裝其下一代裝備。

  費舍爾在今年年初發表的《2005:中國航母野心的轉折年》文章的結尾指出,中國多艘航母也將迫使日本和印度考慮他們各自的航母部署能力,對於印度來說,這將意味著考慮建造超過兩艘航母,而對於日本來說,則是考慮建造一種自從二戰以來就不曾獲得的能力。對於華盛頓、東京和新德里的決策者們來說,再也無法回避應對中國即將崛起的航母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海軍速遞》雜誌去年12月號上發表了長達萬字的評論《中國與航母的約會》,作者是能說流利漢語的印度海軍上尉西巴帕達拉斯。文章的前言中指出,儘管中國海軍擁有很高的軍事能力,可以在南中國海部署強大的軍事力量,但是中國海軍在投射能力上卻非常弱。隨後作者討論了中國海軍戰略的轉變,並指出中國的“綠水海軍”積極防禦戰略重新定義了海上領土的概念。而中國計劃獲取的航母就與此戰略有關。這將讓中國有能力保衛自己的領土,防禦日本和印度,使解放軍在未來的海戰以及很有可能與美國在台海衝突的作戰中擁有優勢。同樣,在日本的軍事報刊上,從去年開始也有很多炒作中國航母計劃的文章。

  費舍爾在《2005:中國航母野心的轉折年》的文章中還為美國海軍在東亞的部署提出了建議。他指出:假如中國打算為目前的三個艦隊之一配備一艘航母,那麼這將讓美國面臨著更大的壓力,要麼美國不得不在東亞再部署一艘航母,有可能是在日本之外的關島;要麼就要考慮為了維護美國在全球的戰略利益,美國需要超過11艘航母的數量。

  而就在費舍爾這番言論發出不久後,美國海軍上層官員在今年8月25日就表示,美國1艘核動力航母和約5000名官兵將在2007年4月或5月在關島進行部署。

  在學者和國會對所謂“中國海軍航母計劃”大肆炒作的帶動下,美國的軍事迷也在互聯網上近乎狂熱地搜尋著所謂的中國航母的蛛絲馬跡。其中最滑稽的就是在中美海軍於南海展開第二階段聯合搜救演習前一天的11月16日,一些美國軍事迷通過GOOGLE EARTH找到了一艘所謂的“中國航母”,並就此在論壇上發表了多篇評論。而實際上,這是幾年前位於上海青浦縣國防主題公園中澱山湖裏的一艘由鋼板和鋼筋混凝土造的仿航母外型的水上博覽館。(來源:《環球》雜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