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朝核問題的由來與展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07 16:14:16  


2003年,第一次六方會談開始前,各代表團團長握手。(新華社圖片)
  中評社香港12月7日電/隨著朝鮮於本年十月進行核試,朝核問題引起了國際的高度關注。其實朝核問題由來已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即爆發了第一次半島核危機。溫故可以知新,新華社日前發表了專題報導,詳述了朝核問題的由來,以及其最新發展。

  報導指出,朝核問題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當時美國根據衛星資料懷疑朝鮮開發核武器,從而引發了第一次朝鮮半島核危機。經過一年半的艱苦談判,朝美於一九九四年十月簽訂日內瓦核框架協議,朝鮮凍結其核設施,美國牽頭成立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負責為朝鮮建造輕水反應堆並提供重鈾,以彌補朝鮮停止核能計劃造成的電力損失。

  二○○二年十月美國總統特使、助理國務卿凱利訪問平壤後,美國指控朝鮮正在開發核武器。朝鮮則表示“有權開發核武器和比核武器更厲害的武器”。由此,朝鮮半島核危機再度爆發。

  二○○三年四月,中、朝、美三國就朝核問題在北京舉行三方會談。八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中國、朝鮮、美國、韓國、俄羅斯和日本在北京舉行朝核問題六方會談。

  二○○五年九月,第四輪六方會談經過兩個階段的艱苦談判,與會各方一致通過了六方會談啟動以來的首份共同聲明,朝方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美方則確認無意以核武器或常規武器攻擊或入侵朝鮮;朝方聲明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其他各方對此表示尊重。然而,在第四輪六方會談結束不久,美國以朝鮮涉嫌偽造美元,宣布對朝鮮實施金融制裁。

  二○○五年十一月,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一階段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最終達成具有指導意義的《主席聲明》。各方重申將根據“承諾對承諾、行動對行動”原則全面履行共同聲明。

  今年以來,朝美雙方圍繞偽造美元和金融制裁問題爭執不下,六方會談陷入僵局。朝鮮七月試射了多枚導彈,並於十月宣布成功進行了一次地下核子試驗。

  朝鮮核子試驗後,國際社會一方面表達了反對朝鮮核子試驗的堅定立場,同時也呼籲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和克制,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中、朝、美三國官員十月底在北京會晤,達成了恢復六方會談的重要協議。六方會談中、朝、美代表團團長十一月底在北京舉行非正式會晤,共同努力爭取六方會談早日重開並取得進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