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日本防衛廳 從廳到省的質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11 13:11:43  


資料圖片:一名日本自衛隊員在防衛廳門口加強警戒。
  日本防衛廳將於2007年1月正式升格為防衛省,這個有40多年歷史的機構正在發生著質變。
 
  眼前,一個通訊鐵塔高高聳立,每次看到這個建築,記者就會提醒自己,這裏就是日本防衛部門的“中樞神經”。12月4日,《國際先驅導報》記者來到這個建築的大門口,特意看了看門口的銘牌,上面仍然是“日本防衛廳”的字樣,尚未換成“防衛省”。 

  11月30日,日本國會眾議院在幾乎沒有遇到阻力的情況下輕鬆通過防衛廳升省相關法案。事實上可以說,這一法案在參議院審議通過已成定局,明年1月開始,防衛廳將正式升格為防衛省。目前,這裏看似平靜的外表下,似乎醞釀著某種“暗流湧動”的氣氛。 

  “開放”的“中樞神經” 

  說這裏是日本防衛部門的中樞機構毫不為過,陸上、海上和航空自衛隊的指揮中心都集中在此,無形中也給日本防衛廳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本報駐東京記者時常有機會到防衛廳進行採訪,比如最近採訪中日第七次防務安全磋商,總的感覺是防衛廳沒有想像的那樣難以接近,在某種程度上是比較“開放”的。 

  防衛廳位於東京都新宿區市穀本村町,在通往靖國神社的靖國通(街)上。正門戒備森嚴,自衛隊員荷槍實彈,出入口均有可以升降的路障。工作人員進入要出示證件,來賓來訪要到接待室登記,而防衛廳記者俱樂部的日本記者和持有國會記者證的外國記者可以出入自由。本報記者每次開車前往防衛廳採訪,出示國會記者證,門衛就會給一個臨時停車證,便可進入。 

  每次去防衛廳採訪,無論是上午還是下午,院子總能見到跑步、打球等鍛煉身體的工作人員,有的穿自衛隊制服,有的穿運動服。運送貨物的民間車輛在院子裏來來往往。週一至週五上下午,普通民眾可以進入防衛廳參觀部分設施,但要在兩個月前提出申請。 

  “三軍”人員進駐五大辦公樓 

  防衛廳主要由A、B、C、D、E五棟辦公樓組成,防衛廳長官所在的A棟辦公樓最高,地面高約18層,其他辦公樓均在10層左右。A棟辦公樓前是儀仗廣場,日本首相來視察、外國國防部長來訪、防衛廳長官離任,自衛隊儀仗隊都會在廣場舉行儀式。記者俱樂部位於A棟辦公樓10層,出示國會記者證即可進入,所帶物品無需檢查。一層東西兩側各有六個電梯,西側有一個防衛廳長官直通11層辦公室的專用電梯。走入電梯,可以看到按鈕上方貼著告示: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地下二層。顯然,防衛廳不可能“全面開放”,不能隨便進入的地方自然還有很多。 

  防衛廳的主要機構有長官官房和防衛政策局等5個局級部門,以及統合幕僚監部(相當於總參謀部)、陸上幕僚監部、海上幕僚監部和航空幕僚監部,均在A棟辦公樓。B棟辦公樓有陸上、海上和航空自衛隊的通信部隊,C棟辦公樓有專門負責搜集各國軍事情報的情報本部以及陸上、海上和航空自衛隊中央資料隊。長官官房等局級部門的工作人員是文官,而陸上、海上和航空幕僚監部等部門的工作人員是自衛隊官兵。 

  從廳到省的質變 

  防衛廳一直在謀求升格為防衛省。儘管這是一個關乎日本調整安全保障政策的重要法案,但審議當天眾議院僅用了14小時20分鐘就通過防衛廳升省相關法案,與不久前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審議花了100多個小時相比,防衛廳輕而易舉地實現了40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宿願。 

  實際上,日本早就在為防衛廳升省做準備,日本國會2005年通過了一系列“有事”法律,去年防衛廳設立了統合幕僚監部,任命統合幕僚長,加強了對陸海空自衛隊的統一指揮。此外,防衛廳去年為提高政策制定的效率還對內部機構進行了大規模改革。所以防衛廳雖無“省”之名,但已早有“省”之實。 

  防衛廳和自衛隊官員異口同聲地對《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說,升省只是將防衛廳的門牌變成防衛省,提高防衛廳在中央機構中的地位,日本不會改變防衛基本政策及文官對自衛隊的指揮權。 

  但日本媒體一針見血地指出,防衛廳升省將推動日本制定一部可以隨時向海外派遣自衛隊的永久法律,進而擴大自衛隊在海外的活動範圍;如果自衛隊在海外行使武力,那就不只是動搖“專守防衛”政策的問題,將嚴重違反日本憲法。 

  防衛廳升省實際上暗藏日本將改變自衛隊性質的玄機。防衛廳升省後,將由內閣府的“下屬機構”變成與外務省、財務省等11個省平級的中央機構,防衛大臣可以要求召開內閣會議討論與日本防衛有關的問題,防衛省還有權直接向財務省申請防衛預算;參加國際維和行動及根據《周邊事態法》向美軍提供後方支援被提升為自衛隊的“本來任務”,意味著自衛隊將擺脫“專守防衛”的束縛,更多走向國際舞臺,與美軍實現一體化。(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