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副主委:明年七月前 兩岸協商機會之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12 12:42:24  


  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臺灣的“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童振源美國時間十一日在紐約表示,北高市長選後,到明年(二零零七年)七月是海峽兩岸啟動協商機制的“機會之窗”。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呂曉波說,中國大陸不確定二零零八年台灣的領導人將由誰出線,對台灣可能還是會採取一個觀望的態度。 
 
  “兩岸新聞記者美國智庫參訪團”上午與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座談,就美中台三邊關係交換意見。 

  據東森新聞報道,童振源說,由於北高市長選舉的因素,大陸與台灣協商的態度趨緩,北高市長選舉結果明朗後,他認為現在起到二零零七年七月是兩岸啟動協商機制的“機會之窗”。 

  他表示,台灣明年底將舉行“立法委員”選舉,緊接著二零零八年三月又要“總統”大選,七月前兩岸如果沒有實質進展,大陸可能又會因為選舉因素,在兩岸的政策上放慢腳步。 

  呂曉波則表示,大陸對台灣的瞭解已比以前大有進步,從這次北高選舉出爐後,大陸的許多看法都顯示,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已採取了較為悲觀的看法,大陸不確定二零零八年是否會由馬英九出線,大陸雖對泛藍有期待,但期望值已經降低。 

  呂曉波指出,大陸現在對台灣的觀察比以前更複雜,大陸對台灣在二零零八年後仍由民主進步黨繼續執政的可能性也沒有全然排除,但大陸不知道陳水扁之後,民進黨會由誰出線,民進黨未來的兩岸政策走向也不確定,因此,他認為大陸在二零零八年前,不會貿然下賭注。 

  關於中國近期的崛起,美國政府的作法為何?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白思鼎 (Thomas P. Bernstein)表示,布什政府基本上的政策是把中國拉進到國際社群中,透過國際的合作關係,讓中國對國際社會負更大的責任。 

  他說,中國對美國的重要性將越來越重要,例如在北韓核武的問題上,美國需要中國的協助與合作,對台灣來說,一旦宣布獨立,中國大陸對台灣動武,不能假設美國一定會協助防衛台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