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9日,在泰國曼谷證券交易所,一名交易者從股票顯示幕前走過。 |
中評社北京12月21日電/12月19日,泰國股市風暴驟起,創下31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14.84%,總市值1天內蒸發約8200億泰銖。西方媒體稱與人民幣匯率有關。
人民日報報導,事情起因于泰國央行新政。在外國短期遊資衝擊下,今年泰銖升值已達16%,與美元比價從41銖兌換1美元升到35銖兌換1美元,刷新9年來的最高價位,成為升值最多的亞太貨幣。
泰國央行統計發現,今年前10個月流入的短期外資總共為130億銖,而剛剛過去的3個星期內,就有1000億銖遊資流入,從而發出了明顯的預警信號。
泰銖快速升值給泰國出口業造成了嚴重打擊。另一方面,泰國也擔心,在外國遊資炒作下,泰銖可能再一次先升後跌,出現像1997年金融危機的嚴重後果。
採取注入資金等措施不見效果後,泰國央行18日宣佈:自19日起,泰國的金融機構必須把新匯入外幣的30%上交央行作為特別準備金,為期1年。到期後央行歸還本金但沒有利息。用於貨物與服務貿易的資金及泰國居民海外匯回的外幣除外。未滿1年就提前取款的,特別準備金的1/3即相當於總金額的10%,將被當作特別稅費上繳。
此舉一出,泰銖應聲回落至35.97銖兌1美元。
緊急刹車
這是泰國自1997年金融風暴以來最嚴厲的資金管制措施,但隨之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負面結果。泰國股市的外資投資者紛紛撤資外逃。這種情緒蔓延整個東南亞市場,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股市全線下跌。
為抵消影響,泰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比蒂耶通19日晚在接受電視臺採訪時表示,將修正短期外資管制措施細節,從20日起,用於直接投資和流入股市的海外資金,將不受30%特別準備金的限制。受此鼓勵,20日泰國股市開盤即抵679點,升幅9%。東南亞其他股市也隨之反彈。
20日泰國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都是關於此次金融震盪的消息。泰國業界人士總體反應分為正反兩種:投資金融界人士大多指責央行的行為過當,給國家投資和金融界造成了“災難”;經濟學家一方面贊同政府的措施方向正確,但同時認為過於嚴厲。泰國發展研究院院長認為,扣留的資金比例明顯偏高。
實業界特別是出口業界人士則是一片歡呼之聲,認為央行“終於從睡夢中醒來了,採取了應該採取的措施”。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是泰國股市龍頭,19日一天市值下跌17%,但公司總裁認為中央銀行的措施得當。泰國房地產協會主席發表談話說:泰國房地產界的投資都是長期的,因此基本不受影響。他認為動盪會在3—4天內恢復正常。
泰國盤谷銀行顧問林巨集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和銀行業人士討論時,大家認為這是泰國央行所能採取的幾種措施中最正確、最合理的。
無關中國
部分西方媒體將泰國此次金融動盪與中國人民幣匯率聯繫起來,但泰國沒有任何報導提到中國的影響。
林宏認為,泰國這次金融動盪純粹是泰國內部政策調整造成的,看不到與中國的關係。泰國本身與中國結匯量微乎其微,兩國間幣值影響本身就不大。而且這次動盪並不算非常嚴重,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長。
此間輿論認為,由於泰國目前經濟基本面情況良好,再次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大,也不會對亞太地區的金融穩定產生長期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