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機場公布20年發展大綱 爭做大中華樞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2 08:55:22  


香港機場謀求在未來20年把客、貨運量提升一倍。
  中評社香港12月22日電/自香港國際機場1999年落成啟用以來,曾於多個國際性評選中被選為“亞洲最佳機場”及“全球最佳機場”。為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空運中心的競爭力,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公布了未來20年的發展大綱,計劃把香港機場發展成“中國的芝加哥機場”,成為整個亞洲乃至全世界的中國門戶樞紐機場。

  香港《文匯報》引述機管局主席馮國經昨日會見傳媒時表示,作為香港服務業和出口貿易業的基建主力,機管局定出的20年規劃,正好配合特區政府未來5年推動經濟的施政重點,將目光放遠至亞洲乃至全世界,以推動香港經濟持續增長。

  馮國經指,未來20年,香港機場的客流量由現時的4,000萬人次提高至8,000萬人次;空運貨物由現在的350萬噸提升到800萬噸;香港由現在的進入中國的航空橋樑變成中國的門戶樞紐機場,外地航線覆蓋所有中國大中城市;國際航點由現在的110個增加到200個;機場客運站由現在的一個變成兩個;全面實現人流和行李處理電子化,新機場附近興建集中先進的服務行業的機場城;將會加強同珠江三角洲5個機場的資源共享和股份合作,還將研究興建第3條跑道。 

  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物流中心、旅遊中心,面對著激烈的競爭。馮國經強調,作為這些中心的關鍵,就是要把全世界最高質素的人流吸聚到香港,越多越好。全世界的大城市都在爭奪這些人流,香港不能落後,本港一定要發揮現有的優勢,而且20年後也要保持優勢的地位。赤杢角機場的未來發展,關係到香港未來的經濟繁榮。 

  香港只有700萬人口,香港機場若只為700萬港人服務,則不可能把客流量和貨運量增加一倍以上。馮國經指出,香港機場唯一的方向,是要為珠江三角洲4,500萬人口服務,為中國13億人口服務,把香港機場變成為內地乘客轉機的樞紐機場,成為外國商人和旅客轉往內地城市的機場。馮國經指出:“當香港能夠扮演這個角色,則香港的金融服務業、物流業、出口貿易就能繼續蓬勃發展。”

  當前,香港機場面臨韓國、北京、上海、泰國和新加坡等機場的競爭。但馮國經認為,把亞洲和澳洲地圖聯合起來看,如同X形,香港恰恰在兩條斜線相交的中心點,處南北航線在最有利的位置。未來10年,全世界經濟最快速發展的地區便是亞洲,中國和東盟十國建立自由貿易區,香港機場將迎接黃金機遇期。所以,機管局的擴建機場投資、制訂發展大綱,對於香港未來20年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