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過了冬至 民進黨靠什麼“御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5 08:56:45  


  中評社香港12月25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發表文章說,過了“冬至”就意味著隆冬真的來了。在這個季節,一場寒流的來襲足以叫人有冰冷徹骨之感。對於正處在低氣壓包裹之中的民進黨和陳水扁來說,在過了本周之后,他們應該更清楚地意識到,這個冬天很難熬──民進黨靠什麼“御寒”?

  台灣民眾心中自有審判

  文章指出,“寒意”首先來自“公務機要費”案這個不知何時才能化解的大“冰坨”。本周,該案的庭審並沒有因為吳淑珍的突然“暈倒”和綠營人士策動的“人性批判”攻勢而中止,律師團的“據理力爭”也沒能讓合議庭“知難而退”,一些未曾公開曝光的“扁府”涉案事証已開始通過庭審進入公眾的視線。事已至此,就算案件審理因為當事人的身體狀況不允許再審下去了,或者最后“大法官”同意了民進黨內“保扁派”的“釋憲”申請,使這件案子不了了之,但在經過了這麼一個過程之后,選民心中進行的審判已經有了結果而且不可更改了,法庭上的審與不審、如何審?對扁和民進黨來說其實他們的被告形象已經深烙在人們心中。

  為了“御寒”,民進黨正式啟動了意在“憲改”的“新契約”運動,希望能夠替扁提出的所謂“第二共和”的構想找到一條“捷徑”,也就是在“不觸及敏感議題”的前提下,展開一場以“台獨”為最終目標的“偷渡”行動,以避開“四不一沒有”的緊箍咒,盡快弄出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新憲法”。

  看起來陣勢蠻大,細節的考量也很周全,但出不了“立法院”豈不是又要白忙活一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民進黨真正的目的何在?島內媒體和分析人士看得很明白:這個“新契約”運動不過是扁“終統”鬧劇的延續和翻版,成與不成並不是民進黨最看重的,他們要的是深綠人士能因此繼續陶醉下去,抱定扁和民進黨不撒手 ﹔要的是用“憲改”開辟藍綠對決的新戰場,把2008年“大選”的主軸牢牢地綁在“統獨”議題上,使選戰變得更加可操可控。

  一件精心准備的“外衣”被人們僅用眼睛就可以輕易剝下,扁和民進黨能指望穿著它“御寒”嗎?弄不好,“舊憲法”沒能被“凍結”,反倒是把自己“凍”出大麻煩來了。

  花酒案爆出“府內”藏污納垢

  文章說,在這個季節,民進黨內想著“御寒”的人還真不少,所用的招術也讓旁觀者著實長了不少見識──

  有人借喝花酒“御寒”。本周,一則民進黨多名政要在一間私人招待所抱擁辣妹漏夜狂歡的新聞佔據了島內各大媒體的主要版面,按當事人自己的說法,因為下一屆“立委”席次減半,民進黨的選情又凶多吉少,所以他們要提前募款,為繼續留在台灣的政治舞台上而打拼。

  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很快,人們便有所發現:此次喝花酒事件的幾人不是扁系“立委”就是“府內”官員,而讓他們流連忘返的銷魂窟的東主則是一個與“扁府”來往密切的“金主”,此人依靠一家小公司,6年來一口氣拿下23件官方工程。更加意外地發現是他在“公務機要費”中向吳淑珍提供了超過401萬元的發票。所有的人和事都在“扁府”這個地方交集了。

  島內各界被激怒了,痛批“‘總統府’藏污納垢,有人在裡面收集假發票,有人在裡面收商人的禮”。媒體在質問:一樁“高捷弊案”圈進多少人?一樁“SOGO禮券案”再圈進多少人?一樁“公務機要費”案又圈進了多少人?如今又看到了一樁招待所夜宴圖。算算“府內”的核心團隊裡,還有多少人沒被弊案卷進去?而普通民眾則對民進黨不知反省、“酒池肉林競墮落”的表現痛心之余更添失望:一個價值理念如此扭曲的政黨能夠給台灣帶來什麼呢?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總統府”和民進黨高層如何採取什麼辦法為此事“消毒”,也不論幾個當事人怎麼樣替自己辯解,都無法改變這樣一個事實:民進黨將因這股“寒流”的到來而更真切地感受到一種無以驅散的“寒意”。

  有人希望借整肅內部、繼續“挺扁”達到“御寒保暖”的效果。在本周召開的民進黨中常會上,人們看到了這樣一幕:他們並沒有對引起社會軒然大波的“喝花酒”事件給出任何說法,反倒是擺出了一副對黨內此前不斷出現的所謂“改革派”和“反扁”聲浪“算總賬”的架式,提出要將包括洪奇昌、羅文嘉等在內9名重要級“異己人士”通通移送中評會。

  諸“天王”急卡位各顯神通

  文章又說,而眼下正急於卡位的“四大天王”則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趕緊往自己身上“添加衣物”,同時想辦法扒下對方“蔽體之物”的“御寒方略”。

  謝長廷在支持者“選總統”口號的鼓噪下,一改往日裡的“低調”作風,專門穿上選戰時常穿的那件茄克衫上演了一出“全台走透透”的戲碼,展開“感恩之旅”,與財團大佬餐敘,與李登輝你夸我贊、互相吹捧,讓所有人都能感覺到他“如沐春風”的好心情。

  蘇貞昌當然不能容忍謝長廷“專美”,除了借“移民署長”人事調整案作出“尊扁意”的姿態之外,還挾“行政”優勢打出了一串“組合拳”:密集拜會民間社團和地方大佬,用政策支票響應基層呼聲﹔透過媒體大肆渲染任內首次“出訪”經歷,稱自己創下了“政黨輪替后行政院長首度過境歐洲的紀錄”,“不簡單,也很豐富,充滿了驚喜”﹔指派“財政部”籌組顧問團協助“行政院”清查國民黨黨產,並著手對3家公股銀行的人事進行重新布局﹔全然不理會“高鐵”試運行期間事故不斷的事實和社會對“高鐵”是否具備通車條件的強烈質疑,以“行政院”的名義徑自向“高鐵”下達了元旦正式通車的指令,同時由“交通部”斥資300多萬,猛打形象廣告﹔“陸委會”方面也在本周放出話來說兩岸在開放大陸觀光客赴台的議題上已有基本共識,有希望在年底前完成協商。經過這一通忙活,蘇貞昌總算為自己賺來了幾聲“選總統”的呼聲,沒有輸給謝長廷。

  呂秀蓮利用接受媒體採訪之機,左批蘇貞昌拿“行政資源”換選票,右指游錫堃、謝長廷在“閣揆”任內留下“蚊子館”﹔同時提醒人們不要忘了她當年“出訪”時不但能“過境”,還取得過“入境”歐洲的“輝煌外交成就”﹔還特別在“總統府”舉行了“世界之女──呂秀蓮的革命與愛情”新書首發對談活動,書裡書外都不離一個主題:參加2008年“大選”。

  游錫堃著力強調民進黨人才濟濟,指責馬英九政績貧乏,就差直接說自己這個民進黨主席上任以來“成績亮麗”了。

  李登輝強出頭渾水摸魚

  每個人都搶著往自己身上加“衣裳”,似乎沒有人在意昔日穿在民進黨身上的“清流共治”、“向上提升”這些“靚麗的外衣”已經隨著價值理念嚴重扭曲、貪腐弊案層出不窮、島內經濟每況愈下而被戳得千瘡百孔,衣不蔽體,正在為如何度過“寒冬”犯愁呢。

  本周,讓民進黨感覺到“寒冷”的還有李登輝的“強出頭”動作。前一陣剛剛有些消停的他大概是從“四大天王”的表現中看到了“把死棋走活”的希望,先是放出“謝長廷表現不錯,很有希望”一番話,引起外界紛紛猜測,弄得民進黨內水渾魚跳﹔接著又分批召見“台聯黨”要角,表明了“隻反陳水扁不反民進黨”的立場,聲稱“如果民進黨推出好的‘總統’候選人,可以支持”。很明顯,李登輝要做的事情不僅僅是抓回對“台聯黨”的主導權,還正在盤算著把手伸進民進黨內,重新扯起“第三勢力”的大旗。面對這樣一股已經生成的“寒流”,民進黨又該怎樣“抵御”呢?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