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鍚堂:北高選後民進黨內競逐零八情勢評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6 09:04:23  


潘鍚堂:蘇謝實力相當,扁與深綠的支持是決定誰人出線的關鍵。(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香港1月6日電(作者 潘鍚堂)北高兩市選舉落幕,對民進黨而言,能在大環境氛圍對其相當不利的情況下,在高雄市險勝,並在本來就不看好的台北市雖敗選、卻增長得票率,整體看來,民進黨對比國民黨“能贏高雄卻沒有贏,能大勝台北卻僅小勝”,算是小贏。選後,民進黨上下士氣大振,意圖“乘勝追擊”,已初步決議將合併黨內立委與“‘總統’初選”並提前於明年五月舉辦,讓脫穎而出的候選人,提早就“戰鬥位置”。就在這節骨眼,民進黨邁向二零零八究竟是“蘇謝配”抑或“謝蘇配”?引發各方熱烈討論與高度關注。

  北高選前,蘇貞昌所居位置及“超人氣”,本是民進黨內有意問鼎二零零八的“四大天王”(蘇謝呂游)之中“一支獨秀”超前者。不過,選舉結果,謝長廷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之姿,悲壯地為民進黨打了台北市這一場“不可能的戰役”,還搶下了41%的高得票率,體現他個人的政治實力、人脈與謀略,可以一定程度擺脫陳水扁一連串弊案造成民進黨氣勢低迷所加諸謝長廷競選的侷限。因此,選後謝長廷在錄營的人氣飆漲,民進黨內普遍認為謝在黨最艱難的時刻“打了一場漂亮的選戰”,民進黨應“還他一個公道”,使得其支持者勸進選二零零八之聲不絕於耳,可謂謝經此役已取得角逐“總統”提名的入場劵。

  事實上,陳菊在高雄市的勝選,意味著她所屬的原新潮流系又打贏一場硬仗,連同原新系的高雄縣長揚秋興、屏東縣長曹啟鴻,及台南縣長蘇煥智,堪稱南部綠色主政的縣市皆劃入原新系的版圖,對於與新系結盟的蘇貞昌而言,不僅鞏固了他的政治實力,甚至還形同如虎添翼。當然,選後蘇貞昌面臨的政治現實,一是如何消弭或降低陳水扁對蘇於選前“與扁切割”的疑慮,不僅要竭力避免扁與他算總帳,還要進一步改善扁蘇關係;二是要設法排除深綠與基本教義派因蘇提“歷史共業說”而衍生的不滿及對蘇的圍剿;三是要務實認清選後他在黨內競逐二零零八已非“一馬當先”,而是與正水漲船高的謝長廷呈現並轡之勢。

  北高選後,民進黨內盛傳“蘇謝配”或“謝蘇配”,但事實上,另二位“天王”游呂也正蓄勢待發。對黨主席游鍚堃而言,近數月來在反貪倒扁浪潮下,全力護扁“不與切割”所體現的忠心耿耿,以及選前走深綠本土路線傾力為選戰開打操盤,勢必得到陳水扁及基本教義派之青睞,若在明年五月黨內“總統”初選前,陳水扁未因“國務機要費”而勢弱,應會相挺加持,這對游相對有利。至於呂秀蓮選前誤判民進黨可能在北高皆敗,他將成為“四大天王”競逐黨內“總統”初選之唯一“超前者”,導致選舉期間並未全力輔選,反於臺面下暗中佈樁及尋求與黨外結盟,選後情勢對她相對地不利。

  無論如何,北高選後“四大天王”角逐黨內“總統”初選之較勁已浮上臺面,目前看,蘇謝各擅勝場,如何化解心結與糾葛,進而透過黨內機制進行合作並搭配參選,其實有一定的難度,由於蘇謝資歷、歷練與實力均平分秋色,扁與深綠是否支持,將是決定誰出線的關鍵。

  當然,游、呂也將伺機而動。儘管游鍚堃是扁的“最愛”,也是最“深綠、本土”的“天王”,惟基於實力原則,恐仍難於民進黨內初選中勝出,最多僅可爭取副手位置而與勝出者搭配,不過若“蘇謝配”或“謝蘇配”最後成局,游亦無空間,而以游之個性,應不會昧於現實出走。

  最難搞定的是呂秀蓮,既無黨內派系奧援,又無人緣,若黨內初選失利,不排除出走另立山頭參選二零零八的可能性,惟她的獨立參選,將類似許信良一九九九年爭取提名失利出走卻遭大多數民進黨支持者唾棄的命運一般。

  至於若蘇謝配不成或初選不公平、擺不平,也不無出現出局者憤而出走的可能,以蘇或謝的實力,若最後未被納入正副搭檔之列,很可能成為獨立參選二零零八、分裂民進黨的“宋楚瑜”,勢將對民進黨的勝選產生不利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想在黨內初選勝出者,必須考量扁及深綠的感受因素,所提論述又不能太務實開放而悖離既定“新憲”、“緊縮兩岸”基調,否則難以勝出,如此卻將對島內政局及兩岸關係投下不利變數。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