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陸委會欲蓋彌彰 搞“港獨”癡心妄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6 16:02:43  


  中評社香港1月6日電/“香港民主發展網絡”與“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在06年大除夕舉辦了一個名為“台港兩地民主發展新挑戰”的視像會議,邀請台灣“陸委會”主任吳釗燮及“新聞局長”鄭文燦發言。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吳、鄭兩人隔着空氣以學術研討的名義極力兜售所謂“台灣民主經驗”,並對香港特區的政制發展大放厥詞、說三道四,無疑是台灣當局借民主之名插手香港事務的露骨表演,也是香港某些政治團體及政客與“台獨”勢力狼狽為奸,為對方搭建攻擊香港和中央的舞台,充當了“台獨”勢力的馬前卒。

  文章表示,當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有關部門負責人措辭強硬地批評台灣當局“勾連”本港某些政治團體,“挑撥香港與中央關係,混淆視聽”,“無理指摘中央干預香港民主發展”之後,參與視像會議的某些政團政客不但不作自我反省,反指中聯辦對此事“反應過激”、“中央對香港的民主太過敏感”,企圖為自己與“台獨”勢力沆瀣一氣詆毀“一國兩制”方針作辯護,越抹越黑。

  事實是,台灣當局同本港某些政團選擇在台灣北高選舉之後及香港即將特首選舉之際張羅這次“民主交流”,就非同尋常,充滿政治動機。

  首先,除了台灣當局為轉移視線,擺脫困境,借所謂民主問題做文章,挑撥香港同胞與中央政府的關係之外,本港某些政團政客要為香港的政制發展和政治局面引入新的干預因素的用意亦是十分明顯的。

  文章指出,在是次視像會議上,部分講者的言詞很激烈,包括污衊中央干預香港的內部事務,但卻無視香港部分“民主派”人士在籌劃梁家傑參選特首期間,與一些香港外交使節接觸交換意見的事實。台當局高層吳釗燮在會上公開批評香港的政治制度不民主,鼓吹香港雙普選應“越快越好”。其實,陳水扁上台以來對攻擊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樂此不疲。回歸後的香港雖然享有高度的自由和民主,但仍有些人動輒跑到外國,乞求外力協助香港爭取“民主”和“人權”,而美英一些勢力亦一直以民主為名,意圖插手干預香港的政制和選舉事務,但總因“名不正言不順”而不能得逞。如今台灣當局以什麼“台港民主交流”為名,推銷“台式民主”,實行“柔性干預”,同樣居心叵測。

  其次,台灣民進黨大力鼓吹“台獨”,其所搞的所謂“民主選舉”,核心是要搞“台獨”,難道本港某些政團政客同台灣民進黨“就民主交流意見”,“取經”贏得選舉,也想搞“香港獨立”嗎?在視像會議上,香港某些政團政客竟然追隨台灣當局鼓吹台灣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某政團的“法律界權威”到了香港回歸8周年前夕還公然在立法會聲稱:“回歸後見到的事實是香港只由一個英國殖民地變成為一個中國殖民地”;成立伊始即宣揚要成為執政黨的某政團,其重要骨幹也到處撰文宣揚“顏色革命”。這些政團政客向台灣當局“求教取經”並選擇與“台獨”勢力捆綁在一起,他們置《基本法》於不顧,企圖通過“越快越好”的雙普選,打掉中央對香港政制發展的主導權,使香港成為一個獨立或半獨立政治實體的政治意圖,昭然若揭。

  此外,香港政制發展是“一國兩制”下的特區事務,由中央及香港特區按照《基本法》處理。香港的選舉向來具有公開、公平及公正性,香港也擁有獨立及尊重廉潔的司法制度,正如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的,香港社會是不能,亦不會接受黑金政治,台灣方面在香港政制發展並無角色。那麼,台灣當局要向香港推介什麼“民主經驗”呢?眾所周知,台灣所謂的“民主經驗”,就是黑金政治加權術伎倆,陳水扁就是靠此上台的。在台灣,選民選的根本不是政客的政治能力與政治道德,而是諸如“統獨”之類意識形態,是選黨不選人,是選“人情”和“錢情”,政黨、政客則進行“比爛”競賽,民進黨更是招數卑鄙、抹黑戰術獨到。台灣為這種“民主選舉”付出巨大代價,陳水扁走向更“獨”毫不令人意外。事實上,陳水扁在剛發表的元旦文告中,再次逆勢而動,大肆鼓吹“台獨”分裂主張,惟恐天下不亂。

  文章批評,某些政團還虛張聲勢,無理指摘所謂香港在回歸後與台灣的距離越來越遠。這也是顛倒黑白。香港回歸9年多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並採取許多積極措施,推動兩岸關係及港台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據不完全統計,9年來,台灣共有34位部級官員、106位局處級現職官員來港訪問,更有馬英九兩次訪港及行政長官董建華會見台北市長馬英九的高層接觸,為港台交流歷史上所僅見。港台之間文教、科技、學術等多種民間交流持續熱絡,經貿往來持續增長,台灣已是香港第4大貿易夥伴。

  香港多年來始終有百分之五、六十的港人認為“一國兩制”適用於台灣,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港人反對“台獨”。香港是中國人民的香港,是中國香港同胞的香港,港人不歡迎也不容許台灣當局插手香港事務,任何勢力要在香港搞“港獨”都是癡心妄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