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2006年中國反腐不斷重拳出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8 16:55:17  


  中評社香港1月8日電/山西省太原市紀檢部門近日宣布,在該市剛剛結束的歷時3個多月的整頓中,有452人涉及違紀違規,其中444人已被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

  此間評論認為,這次太原整頓是中國2006年度中不斷出擊的反腐“重拳”的又一記重擊。結合此前一批中共高官紛紛落馬的事實,可以看出,中共精心編織的反腐“巨網”正在朝著疏密兼具,既收“碩鼠”、又降“細盜”的方向發展。

  新華社報道,2006年7月,上海社保資金案東窗事發,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因捲入該案而成為近年繼陳希同、成克傑之後受到查處的第三位級別最高的中共官員。

  在蓆卷中國全境的反腐風暴中,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李寶金、安徽省原副省長何閩旭、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武龍等一批省級高官因涉嫌違法違紀問題先後落馬。

  在嚴肅查處領導幹部濫用權力、謀取私利、貪污賄賂、失職瀆職問題的同時,中共反腐利劍直指商業賄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激濁揚清,為商界引來一股清新空氣。

  數字顯示,2006年1月至10月,中國檢察機關批准逮捕各類商業賄賂犯罪嫌疑人5117人,提起公訴4212人,立案查辦商業賄賂犯罪案件8010件,涉案金額8.8億余元。截至2006年9月,中國法院系統共審理公司企業人員賄賂犯罪233件,審理國家工作人員賄賂犯罪案件5429件,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0.43%和3.51%。

  “2006年以來,反腐敗的形勢繼續呈現良好發展的態勢。在嚴肅黨紀、政紀,治理商業賄賂和深挖腐敗分子方面取得了新的明顯成效。”中央紀委常委、秘書長幹以勝評論說。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吳官正則告誡中共黨員,在政治領域,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在經濟領域,要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在社會文化領域,要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作為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治本之策,中共紀檢部門在分析中國現行反腐法規現狀、借鑒國外廉政法制建設經驗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中國廉政與反腐法律制度框架的基本設想。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設想將有助於中國最高立法機關逐步建立極具針對性的國家反腐法律體系。

  根據這一框架,到2010年,中國將建成廉政建設與反腐敗法律制度的基本體系﹔到2020年左右,建立起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在廉政建設的基本方面和主要環節上,相應的法規、制度、體制和機制都將浮出水面。

  中國的積極反腐姿態還體現在融入國際反腐合作框架的主動努力中。目前,中央紀委、監察部已與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監察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馬和勵評論說:“深入開展國際合作,顯示了中國政府加強反腐敗鬥爭和廉政建設的決心和信心。”

  海內外分析家普遍認為,中國的反腐努力已經收到一定成效。“透明國際”組織最近公布的2006年度清廉指數排行榜顯示,中國清廉指數已由3.2上升到3.3,在新增加4個國家的情況下,中國大陸由2005年排名第78位,在163個國家和地區中躍升至第70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