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扁抹藍力霸 綠就能撇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1 15:08:10  


  中評社香港1月11日電/臺灣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林金源今天在聯合報撰文指出,力霸集團惡性掏空一案,“行政院長”雖然指示了“限制出境、凍結財產、嚴查嚴辦”三原則,但是王又曾夫婦早已從容離境,該集團也已完成掏空、切割手續,蘇的三項宣示只剩下第三項稍具意義。進一步說,“嚴查嚴辦”如只針對力霸集團,而不涉及政府部門的話,下一個力霸事件恐難避免。文章檢討下列三點。

  力霸、嘉食化宣佈重整之前,早向法院提出申請。但是法院接受申請後,並未立即告知行政機關,也未向社會披露,以致申請與宣佈重整之間,竟有大量股票交易。法院保護了財團,竟傷了無知的投資大眾。現行法令或許並未要求法院主動通告,但基於政府一體原則,以及此事牽連之廣,法院實應主動告知主管機關,此其一。

  金管會表示中華銀被接管前,還有一百多億元淨值,但是“立委”劉憶如披露,該銀行去年底的淨值是負一百一十八億元。金管會與劉委員說法迥異,原來劉委員看到兩百三十二億元的“五年未攤提損失”,但金管會施主委表示,評量公司的淨值不須扣除“五年未攤提損失”。根據劉委員的標準,存保公司早該接管中華銀,不該等到擠兌發生才亡羊補牢,金融重建基金的賠付也會減少許多。施主委十日終於表示贊成趕快修法,讓計算公司淨值時能扣除未攤提損失。舊法顯然無法反映實情,且製造機會讓公司大股東在被接管前掏空公司資產。金管會與這種窒礙難行之法共處多年,實在難辭其咎,此其二。

  遠在尼國訪問的陳水扁,雖然隔海放話,痛陳財團掏空、讓人民埋單之不是,但他對金融危機的關切好像不太純正。他說事前已知有“國民黨立委和中常委出事“,希望蘇貞昌好好管一管。他又希望民進黨“立院”黨團提案修法,讓法律沒有障礙。最後他呼籲在野黨不要杯葛反對,形成呆帳大戶的保護傘。阿扁的談話除了表示金融問題是蘇揆的責任外,更強烈暗示王的不法、不義是國民黨豢養出來的。對照日前綠營“立委”要求國民黨從大陸把王又曾帶回來,部分執政黨人士想把力霸事件抹藍、為現任官員解套的用心不言可喻。

  國民黨執政後期與黑金掛勾引來民怨,終於失去政權,此事無庸置疑。但紅頂商人隨著改朝換代見風轉舵,哪能分出顏色?

  當年阿扁出訪非洲,企業家不願隨行的尷尬局面下,忠誠挺扁的就是王家。歷來大財團發生危機之前,何以有關單位隱瞞容忍、自廢武功,不敢嚴處他們的違規缺失?難道不就是綿密政商關係帶來的政治壓力嗎?陳水扁看不出(或不承認)力霸危機的共犯結構,誤認(或誤導)它是國民黨與蘇的責任,與己無關,難怪力霸事件會起,此其三。

  接管後的中華銀,如能逃脫政商關係與家族企業的糾纏,才能浴火重生。但是帶它逃脫共犯結構的是誰?難道得靠外商銀行?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