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者:陳水扁再搞金改 我們就把錢提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2 18:26:05  


  中評社香港1月12日電/台灣清華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劉瑞華今天投書聯合報說,到提款機前操作轉帳,赫然看見那一行警語還在那裡,“自九十四(二00五)年六月一日起非約定帳號每日轉帳限額最高為三萬元”,我試著體會中華銀行的存款戶,在領不出現金,想要轉帳卻看到這行字的心情。我們的這個政府,如此費心的“保護”我們,不讓我們的幾萬塊錢從銀行戶頭裡轉出去,卻讓幾百億從銀行裡被掏空了。

  劉瑞華說,大家還記得為什麼要限制轉帳金額吧?政府抓不到詐騙集團,又怕民眾被騙後怪治安不好,於是限制大家轉帳。可是現在放在銀行裡的錢都不安全,政府辦得到任何一個犯罪者,把錢追回來過嗎?

  從中興銀行到中華銀行,政府最自豪的是,因為我們完成了“兩次金融改革”,所以這次花錢了事的速度比較快。

  這幾百億將用“金融重建基金”來應付,換句話說也就是拿全體民眾的錢補財團的虧空。“金融重建基金”就是第一次金融改革在二○○一年七月設立的,原本至二○○五年七月要停止,卻在二○○五年三月經過修法,改由金融業營業稅作為財源,可以維持至二○一○年為止。有了大把銀子做後盾,難怪“金管會”有恃無恐,不怕擠兌。

  劉瑞華文章說,拿社會大眾的錢去填財團的窟窿,讓財金三巨頭在報紙上登廣告,宣告中華銀行已經是“國家的”銀行。然後呢?政府會將中華銀行標售,台灣的銀行家數可以減少,這又達成了“二次金融改革”的目標。消爛帳、減銀行,這就是我們政府金融改革、處理問題金融機構的辦法,中華銀行完全照著劇本演出,政府官員也依法行政,執行政策,民眾只能束手旁觀,眼睜睜看著大家的錢流失。

  金融改革在做什麼?為了金融監理要一元化,成立了金管會。這個金融監理專責機構在力霸與嘉食化爆出問題後,竟然還不能察覺同一家子的中華銀行會受牽連。中華銀行是列管多年的對象,“金管會”還要等到民眾提不出錢,才倉皇出面概括承受,簡直讓人不可思議。

  文章諷刺說,對照之下,陳水扁真是洞燭機先,人在境外還五度點名要蘇貞昌好好管。問題爆發了之後,最好的辦法就是追究別人的責任,蘇貞昌如果夠聰明很快就會把問題再推到別人身上。就像抓不到詐騙集團的時候,可以怪受害人太笨,限制大家的轉帳金額。再來,還可以怪對岸中國大陸不幫忙,是大陸在縱容犯罪。蘇貞昌要繼續當院長,該學的還多著呢。

  大張旗鼓的成立了“金管會”,卻連自己內部也沒管好,弊案連連。兩次金融改革,除了徒具改革之名,看起來既沒有提高金融機構的效率,也沒有防堵金融機構的弊端。怎麼辦?等待再來個三次金改嗎?先讓我把銀行裡的錢提出來再說吧。


    相關專題: 力霸風暴 王又曾遠走 蘇貞昌苦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