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印度不動產?四分之一外資要打退堂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4 16:13:36  


印度房地產,因為沒有法律保障,令外資卻步。
  中評社香港1月14日電/在國際投資機構鼓動下,外資紛紛搶進印度市場,讓本土業者目不暇給,也促使印度塔達等集團藉外資之助併購外國企業,但在最具潛力的印度不動產方面,業者坦承有四分之一外來投資計劃只留於“紙上談兵”,原因在於印度嚴苛繁瑣的法令和彼此對地價及契約的認同差異所致。

  投資印度不動產業者,除看中印度已停滯數十年的建築市場外,也計劃協助有意在印度投資設廠的其他企業,居間與印度地方產業合作開發土地和建設,而隨著投資印度外商增加,土地的需求和開發也愈殷切,近年包括香港、美國、中東和印度本土不動產業者,都對介入印度不動產買賣表示了極大興趣。

  印度人口至今已逾十一億人,但境內到處都是老舊建築和貧民窟,政府基於亟需兩千多萬戶新建房屋的需求下,在二零零五年初放寬建築業海外融資規定,刺激國際不動產投資者和印度業者合作。據美國業者摩根史坦利不動產基金表示,儘管印度政府官僚主義惡名昭彰,但印度經濟蓬勃發展,在不動產市場上,估計每年可進入二十億美元外資。

  中央社引述印度金融快報今天的報道指出,印度戴德梁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史瑞瓦斯塔瓦的談話表示,有四分之一的合作交易未能成功。史瑞瓦斯塔瓦抱怨說:“近四分之一前來印度考察市場的外資,都抱著與印度投資環境不切實際的期望。”

  他表示,與本土業者比較,外資顯得過於審慎、挑剔,未能完全熟悉本土業界處理交易的能力。報道則引述專家的話說,其中主要差異在於彼此對投資計劃的不動產價值評估與計算以及對契約內容的認同不同。

  去年一月,美國地產投資公司Siachen Capital曾經宣布,將與設在印度南部“矽谷”科技重鎮班加羅爾的印度Nitesh Estate地產公司合作,投資一億美元。這件合資案曾被視為是外商進入印度不動產市場的先鋒。

  但據報道引述業界人士的話說,Nitesh Estate公司實際至今根本未取得一毛錢,並且早已在另尋其他合伙人。業界人士說:「Nitesh Estate公司至今只取得Siachen Capital一紙安慰性質的意願書而已。報導說,Nitesh Estate公司拒絕就此事置評。

  報道引述國際性不動產商Knight Frank公司總裁瓦吉勒的談話說:“在印度,我們對契約的保證沒有保險,只有律師的證明書而已,其中又包含了許多如果和但是的曖昧用語,這是導致外商難以安心的主因。”除此之外,外商在印度打官司也是曠費時日,最後只有讓步一途。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