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東南亞安全受威脅 東盟臨艱鉅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5 10:25:50  


  中評社香港1月15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題為“困境與轉機”的評論文章,在菲律賓中部城市宿霧舉行的第12屆東盟峰會,可說是一波三折,原定於去年12月舉行的峰會因為天氣問題而被展延;在峰會舉行前,長期動蕩的菲南又發生至少3起致命的爆炸襲擊。種種跡象顯示,安全威脅已經籠罩整個東南亞區域,導致東盟成員國在推動區域經濟合作與整合時,面對艱鉅挑戰。

  今年是東盟成立40週年,對一個在發展中國家最持久、也可說最成功的國際組織而言,深具特別意義。不過,東盟雖然提供了一個長期穩定的協商框架,但在邁向政治實體、法律機制與加強民主體系方面,仍缺乏深刻且實質的成果。

  東盟大部份成就只是介於各成員國外交官員之間的相交情誼,發展出一套“非官方”的交情管道,嚴重缺乏法律規章與約束體制,導致整合進程鬆散和緩慢,並且不夠嚴密。

  因此,東盟首腦承諾制定《東盟憲章》,即證明東盟試圖擺脫以往不具效率的負面形象,以期通過實質政治整合,來克服東南亞區域面對的多項問題,尤其是令東盟長期“蒙羞”的緬甸人權問題。

  然而,東南亞許多動蕩不安的焦點地帶,引發恐怖與安全威脅,導致政局不穩定,阻礙了東盟合作進程。更嚴重的是,這一連串安全威脅,加上東盟部份成員國的政權替換,恐怕導致東盟失焦,因為各國必須首先克服國內的安全問題,穩定國內局勢后,才可推動實質的區域整合。

  從正面角度來看,《東盟憲章》意味著東盟處於關鍵的轉戾點,未來發展仍具龐大潛力。此外,法國已簽署被視為是東盟合作精神的《友好與合作協議》,意味著西方核武大國首次公開認同“東盟方式”,英國、德國甚至美國與歐盟會否跟進,值得關注。對東盟而言,這一切正面的肯定,都是繼續向前邁進的動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