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核潛艇無處不在 太平洋多於大西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6 13:42:18  


美國“紐波特紐斯”號核潛艇。(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月16日電/在關島、夏威夷乃至中國東海、南海海域經常出現美軍核潛艇的身影。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 1月9日,美國海軍快速攻擊核潛艇“洛杉磯級”中的一艘“紐波特紐斯”號(SSN750)與日本川崎汽船公司的“最上川”號在霍爾木茲海峽相撞。

  儘管美日雙方以“雖然相撞但沒有損失”為由儘量淡化此事,但這起事故仍然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原因是除了事發地點是目前處在伊朗危機中心的霍爾木茲海峽外,而且由此還暴露出美國核潛艇在全球熱點地區活動加劇的態勢。
太平洋多於大西洋

  目前,美國海軍編有305艘艦艇,其中包括58艘攻擊核潛艇、14艘彈道導彈核潛艇,這些潛艇主要分為“海狼級”、“洛杉磯級”和“俄亥俄級”。

  這72艘核潛艇平時編組分佈在美軍駐守在全球各大洋的5支艦隊中,即第2艦隊(駐守大西洋西部)、第3艦隊(駐守太平洋東部)、第5艦隊(駐守印度洋和波斯灣)、第6艦隊(駐守地中海)和第7艦隊(駐守太平洋西部),因此不誇張地說,美軍的核潛艇在全球各個海域都有活動。

  2005年之前,美軍在大西洋沿岸部署的戰略核潛艇數量一直都多於其他地區,而到2006年,原來隸屬於大西洋艦隊的4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將離開母港——位於佐治亞州金斯灣的海軍潛艇基地,前往太平洋沿岸的華盛頓州班戈海軍潛艇基地部署,作戰序列也歸太平洋艦隊指揮。

  爾後,美國軍方在班戈基地又增加部署了1艘該型潛艇,即有9艘攜帶戰略核力量的“俄亥俄”級核潛艇駐紮在太平洋,而只有5艘部署在大西洋沿岸的基地,這也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海基戰略核力量首次超過大西洋地區。從此以後,在關島、夏威夷乃至中國東海、南海海域便經常出現美軍核潛艇的身影。

  除了加大了亞太地區的活動範圍外,出於對俄羅斯的戒備,即使在冷戰結束已經十多年的今天,美軍也沒有停止在北冰洋地區的秘密巡航。2001年3月,一艘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就在北冰洋靠近挪威水域附近與一艘俄羅斯核潛艇周旋了52個小時,最後以俄羅斯潛艇成功擺脫美軍跟蹤而告終。

  核潛艇大事故頻出   

  由於長年大強度活動在全球四大洋,美軍的核潛艇難免出現許多事故。據不完全統計,自1954年1月21日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下水至2006年,僅核潛艇與核潛艇、與其他艦船、與海底礁石等發生的碰撞事故就有近20起,而美國居然占到了16起。

  2001年,則發生了美國“格林維爾”號核潛艇和日本漁業實習船“愛媛”號在夏威夷附近海面相撞的事故,當時造成日方重大人員傷亡,美日關係甚至一度受到影響。2005年年初,美國另一艘“洛衫磯級”核潛艇“三藩市號”則在關島南部觸礁,艇員1死23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