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我眼中的父親薄一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6 23:25:14  


中共元老薄一波逝世,享年99歲。
  薄一波︰真情不薄

  1992年,薄一波從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的位置上離任後,很少在公眾的目光中出現。在人們的記憶中,從電視螢幕上見到薄一波也僅有兩次︰一次是黨的十五大勝利閉幕之際,薄一波對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的充分肯定;另一次則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的盛大慶典中,薄一波仍神采奕奕地站在天安門城樓上。

  薄一波于1925年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1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員,至今已為黨奮斗了80年,是黨的七大選出的中央委員中唯一健在的一位,也是黨的八屆一中全會選出的政治局成員中唯一健在的一位,堪稱現今黨內資深元老。晚年薄一波身體安康、思維清晰,既難忘昔日烽火連天的歲月,也仍在關注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與改革開放事業,真情真情不薄。

  『窮得丁當響』之時義無反顧跟黨走

  薄一波至今還記得自己4歲那年的一個晚上,母親鬧肚子痛,額頭上的汗珠直往下流。嚇壞了的薄一波當即趕到父親所開辦的紙坊,告訴父親。『父親二話沒說,抱著我就往回趕。回到家里,他忙碌了一陣子,傳出了嬰兒響亮的哭聲,是弟弟出世了。』

  家里添丁進口,本是大喜事。然而,薄家盡管在與人合伙開紙坊,但由於多種原因反而欠人家一屁股的債。拿什麼來養活這個孩子?薄一波的父母相對無言,默默垂淚。在無限悲苦中,他們狠心地把出生不久的孩子溺死了。回憶起這些,薄一波特別的揪心。

  童年的薄一波比較活潑好動,調皮可愛。?暇時,他們經常自發組織摔跤比賽,比賽時個頭高大的薄一波贏多負少,也因此得到一批小朋友的擁戴,成了村里的孩兒頭。有時候,同伴的孩子中有了爭執、糾紛,就愛找薄一波評評理。

  盡管家里貧困,父親還是努力送薄一波上學念書,不論人家怎麼說『想兒子做官』、『窮得丁當響還念什麼書』之類的風涼話,他沒動搖過送子讀書的想法。

  薄一波在太原上學期間,常向《山西日報》、《並州日報》投些稿子,寫的多是講些學生的在校活動,沒有多少政治內容。《山西日報》發表後當時不發稿費,只寄一份報紙,平時寄到學校里,假期就寄到薄一波的老家。村里從來沒人訂報,突然看到經常有《山西日報》寄來,議論就多了。有人說,一定是書存(薄一波乳名)入了混(共)產黨,不看報不行。薄一波的表兄一听就急了,特地找到薄一波的父親說︰『舅舅,咱的日子如今也過得不錯了,書存怎麼還想加入混 (共)產黨?現在還有口飯吃,混(共)了產以後吃什麼?』薄一波的父親听了苦笑著說︰『窮人不找混(共)產黨找誰?你別多管?事!』

  晚年薄一波這樣感慨︰『那時我父親並不知道共產黨是怎麼回事,但他相信自己的兒子,知道兒子讀了書,懂了道理,不會走錯路。』沒想的是,薄一波後來漸漸模糊地認定馬克思列寧主義能夠救中國,要救中國就必須跟著共產黨走。

  1925年5月初,太原發生反房稅運動,薄一波與同學一起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支援抗稅。隨後,『五卅運動』爆發,薄一波義憤填膺,起草傳單,號召同學和市民聲援上海工人。運動中,激起了薄一波強烈的反帝國愛國思想,進一步看清了中國的出路,那就是要跟著共產黨走,團結民眾,同帝國主義和軍閥作堅決的斗爭。

  不久,薄一波被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山西省立國民師?黨支部書記。從此,薄一波義無反顧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招生『舞弊』讓『閻老西』暗叫『上當』

  1936年,薄一波受中共北方局的派遣,以『抗日活動家』的身份回到老家山西,與地方實力派閻錫山建立特殊形式的統一戰線。

  薄一波到山西後,以他出色的組織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很快得到了閻錫山的器重。閻錫山為保住地盤,擴大勢力,便打算在山西發展30萬國民兵。按照這個計劃,需要2萬多個連排級干部,這些干部要通過國民兵軍官訓練團來培養。閻錫山將招收國民兵軍官訓練團學員的任務交給了薄一波等人。這是一項非常重要又非常復雜的工作。如果這批學員一旦完全為閻錫山所用,那對中國革命將是很大的隱患。因此,如何巧妙地招收到這些學員而又不為閻錫山所用至關重要。困難的是,閻錫山曾明確要求,不允許薄一波在山西的政府和軍隊里發展共產黨組織。

  為此,薄一波一方面積極組織愛國意識強、願意抗戰的積極分子參加考試,一方面在考試的內容上做文章,在錄取過程中大搞『舞弊』。在考試內容的安排上,閻錫山的所謂『按勞分配』、『物產證券』是必不可少的題目,要拿出來應付閻錫山。其余的題目則都是關于抗日救亡的內容,將這兩類題目混雜在一起。在錄取過程中,薄一波等人內部規定︰凡是答對抗日救亡題目的,80分就錄取;凡是答對閻錫山那些題目的,一個也不錄取。

  通過這種方式,招收上來的國民兵軍官訓練團學員大多是抗日積極分子和進步青年,他們中的許多人後來成為抗日救亡的骨干,有些人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我黨優秀的軍事干部。

  許多人知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支武裝力量中,有一支部隊誕生于抗日烽火中的1937年8月1日,在山西太原舉起了它的戰旗。這支部隊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投入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斗,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在八年抗戰中,開創了山西太岳抗日根據地。這支部隊從滔滔黃河到紅河,從巍巍太行到千里南疆,共參加大小戰斗6000多次,解放縣城45座,殲滅敵人12萬多人。它的6000多名烈士和成千上萬英雄,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z祀x忠誠的凱歌。這就是薄一波抗日戰爭初期在山西太原創建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1949年整編為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第十四軍第四十師)。

  薄一波回憶說︰『抗日戰爭前夕,我接受黨的指示,到山西同閻錫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經過改組成立了群眾性的抗日組織「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抗日戰爭開始後,閻錫山找我談話,說山西要建立新軍,要我負責組建,先試建一個團。我請示了北方局,北方局書記劉少奇說,這是大好事,我們就是要抓槍桿子,哪怕一個團也要去,犧盟總會的工作可以委托另外的人去做。於是,我們就以幫助閻錫山抗日的名義,用閻錫山的武器,建立了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即山西新軍)等武裝。我們首先建立了決死隊第一縱隊,由我任政委。這是山西新軍組建的第一個團。後來,山西新軍發展成一支具有正式番號的50個團的隊伍。』

  薄一波接著說︰『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成立後,我們掌握了犧盟會和決死隊這兩個組織的領導權。事態的發展引起了閻錫山的注意。他認為這兩個組織都落入了共產黨之手,暗叫「上當」。於是,他配合蔣介石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在1939年12月發起事變,動員6個軍的兵力,首先進攻在晉西的決死隊第二縱隊,接著向新軍各部隊展開全面進攻。雖然風雲突變,可是我們已有所準備,一舉粉碎了敵人的陰謀,經受了嚴峻的考驗。這就是著名的「十二月事變」。後來,決死隊作為八路軍129師的重要部分,參加了「百團大戰」,經受了炮火的考驗和鍛煉,立下了戰功。這支青年抗敵決死隊終于成長為一支共產黨領導下的戰斗部隊,其後隨劉鄧大軍轉戰南北,屢建奇功。』

  談到這支部隊與山西老百姓的魚水關系時,薄一波難抑激情︰『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942年10月,日軍在山西沁源做一個「實驗」,想在這里成立「維持會」,以圖以戰養戰,長期佔領。我軍的對策首先是︰發動群眾大轉移,來一次徹底的堅壁清野。離開祖祖輩輩營造居住的土窯,填死村里幾代人為之付出生命付出期望的老井,留下這些莊稼漢為之辛苦為之忙碌走到天邊也要帶走的糧食,對於這群黃土地上的兒女們,是怎樣的撕心裂肺,難以割舍。然而,動員令下達後,他們卻在幾天之內就在部隊的掩護下遷移到深山溝,隨身僅帶著日常必需的衣物用具,一走就是兩年半。30個月里,沁源軍民相濡以沫、共渡難關。戰士都是些年輕力壯的漢子,放開了肚量,10只大饃不成問題。軍糧有限,他們都勒緊褲帶,可沁源的百姓也在忍饑挨餓!團黨委決定︰全團節約口糧一天,每人每天節約一兩糧,救濟沁源百姓。在所有已經過去的苦難或者悲壯的歷史瞬間中,從來不曾有過這樣的勞作情景︰老百姓由軍隊掩護,在敵人眼皮底下搶種搶收。這些冒著生命危險收回來的糧食,卻又總是優先保證子弟兵吃飽z{子去打仗……』從薄一波的眼中,讓人分明看到了些許晶瑩的淚花。

  我們從電影《地雷戰》里看到的那些精彩片斷,正是取材于沁源圍困戰斗至今,薄一波仍時刻牽掛著他所創建的這支部隊和山西沁源老區的人民。1998 年,90高齡的薄一波再次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沁源。當他從山西代表的口中得知山西沁源的部分農村孩子還無錢上學時,薄一波將自己多年積蓄的稿費捐獻給山西沁源革命老區,建起了一座希望小學……

   兒子眼中的父親

  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可謂『政壇明星』,早在他出任大連市長、遼寧省省長之時,每次在公眾場合,他就成了媒體關注的中心,不得不接受記者的集體采訪。盡管記者的問題五花八門,有經濟的、科技的、教育的、政治的、社會的、個人生活的,但薄熙來回答得輕松自如,大有『問不倒』之勢,引人入勝。一次集體采訪中,談父親薄一波時,薄熙來說︰『父親對我的幫助主要是教育。一個人將來能否做點事,主要看青年時代是否受到學識、品德和素質上的教育。我從我父親那里得到很多這方面的幫助。』

  薄熙來小學六年的班主任關敏卿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任教時,曾擔任過薄熙來的班主任。實驗二小的高干子弟非常多,當時的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女兒劉平平也和薄熙來同班。作為班主任的我從來沒有看見自己班上的同學坐小汽車上學。』

  據悉︰小薄熙來曾經邀請關老師去他家做客,關老師考慮到那是國家領導人的家,怕給他家添麻煩始終沒去。後來在五年級時,薄熙來家搬遷到北京八中北邊的按院胡同,關老師在周末例行家訪時走訪過薄熙來的家。薄一波熱情va接待了兒子的班主任,吩咐服務員為關老師泡了茶,端上了水果。薄一波和藹可親,沒有一點架子,除了關切地詢問小薄熙來在學校的表現和學業之外,還請求關老師嚴格訓導薄熙來。

  薄一波盛贊了人民教師『教書育人』這個職業的崇高偉大。小薄熙來坐在一旁恭恭敬敬地听父親和老師的談話,不插一言,可見得他不同尋常的家教,對此,關敏卿暗暗感嘆。她還觀察到,小薄熙來的神態很像父親,眉宇間透著凝重、莊嚴、智慧和祥和。

  退出領導崗位後,薄一波在身體許可的情況下,不時下象棋、打撲克牌、打太極拳、練書法、看書、寫回憶文章,同樣十分關心祖國的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還不時地勉勵兒孫們『登高望遠,磨礪成材』,關心青少年成長。

  2004年3月的北京春意融融、鮮花初放,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山西省領導田成平、張寶順等和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專程看望了薄一波。年已 96歲的薄一波精神矍鑠,和大家親切交談。最讓老人興奮的,全國人民正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領導下穩步挺進在小康社會的征程……

  特別揪心的是,家里當年欠一屁股債的時候,父母狠心地溺死了剛出生不久的孩子。

  身邊的警衛員回眸相處的時光,新華社記者細訴其慈祥與平易,部長兒子難忘教誨。

  退出政壇後,很少露臉,然而晚年薄一波精神矍鑠,思維清晰,魂牽夢繞革命老區。(來源:《大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