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保持香港經濟自由 加快經濟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7 10:57:12  


  中評社香港1月17日電/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評說,美國傳統基金會昨天公布2007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香港連續第13年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這不僅說明香港為維護自由市場作出的努力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和肯定,而且顯示香港的宏觀經濟管理和營商環境的自由度較其他經濟體系為高,香港的低稅制、商管精簡、監管透明、司法廉潔在吸引投資方面,仍然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當然,經濟自由並不等於政府無所作為。香港更應保持清醒頭腦,處理好經濟自由和政府作為促進者的關係,加快經濟發展,保持領先地位。 
 
  回歸以來,特區政府在實際施政中,一如既往地貫徹自由經濟的理念,努力保持作為一個成熟自由經濟體系所應具備的各種要素。儘管政府去年明確提出“小政府、大市場”的概念引發是否應該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的爭論,但今年美國傳統基金會仍然給予香港“最自由”的桂冠。可見在國際社會眼中,香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的地位並未動搖,仍然視香港為自由市場運作的典範。今天的香港,商業規管精簡,個人入息稅及公司利得稅稅率極低,而整體徵稅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率亦相對為低,勞工市場高度靈活,投資開放,基本上對外資無限制,政府對金融服務業的監管干預程度低且監管制度極具透明度,司法獨立廉潔,保障產權的能力無可置疑。 
 
  社評指出,香港雖然能夠連續戴上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的桂冠,有利提高香港的投資吸引力,但也不可自我陶醉,盲目自滿。放眼世界,可以看到競爭和挑戰無處不在,步步緊逼,香港應該居安思危,彌補不足。在自由度評選中居香港之後的新加坡,與香港僅有幾分的差距,稍有鬆懈,香港全球第一的地位便會被新加坡取而代之。事實上,香港也有一些不如新加坡的地方。例如,新加坡註冊成立一間新公司只需六天,而香港則需十一天。可見,香港的行政效率仍有改善提高的空間,以締造更便利快捷的營商環境。 
 
  傳統基金會也注意到香港社會對最低工資的爭議,認為最低工資是人為干預工資市場,妨礙了自由經濟由市場調整的規律,將會削弱香港對國際投資的吸引力。參考傳統基金會作為旁觀者的分析,香港對於最低工資的取態,不能不更加慎重。 
 
  社評認為,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並不表示政府可以完全放棄自己作為經濟發展促進者的角色。政府透過政策制訂對經濟發展作出必要引導,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和配套措施,是保持和促進自由經濟運作暢順、高效、公平的關鍵,兩者並不對立。新加坡政府在缺乏經濟腹地的情況下,近年積極引導產業更新轉型,其對市場體系介入、調整的力度比香港大得多,但同樣被傳統基金會評為僅次於香港的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新加坡能夠把經濟自由和政府責任巧妙結合,對香港很有啟示意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