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又打成一團 馬修和解牌破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0 09:25:19  


  中評社香港1月20日電/馬英九很可惜,他的朝野和解“馬修路線”,遇到當家者的毀滅戰,不但發揮不了什麼功能,還前景堪憂。 

  中國時報報道,當執政的民進黨可以不顧總預算比在野黨先喊散會,捨棄憲政救濟手段,改在“國會”焦土作戰,讓應該數人頭的“立法院”變成砍人頭,這樣的執政黨,那像個多數黨,反而有如當年還不到二十席、還須要肢體抗爭的民進黨。 

  馬英九有很多缺點,對內領導與對外手腕都有問題,但是他的“馬修路線”是可以被肯定的。軍購案付委、監委同意權啟動,到檢察總長人事案進入審查,耙梳馬英九的理念,他的原則是“朝野各有立場,但應讓議事順利進行”。 

  這樣的在野黨風格,基本上比過去幾年進步,尤其當藍軍在程序委員會阻擋爭議法案,已經從有理擋到沒理時,馬英九適時的“修正”路線,足以讓民眾耳目一新。畢竟程序杯葛與實質審查,對人民感受而言,總是有著極大差距。 

  可惜馬英九這樣的風格,遇到專打毀滅戰的執政黨,不但是“秀才遇到兵”,還是遇到外星球來的兵。這七年來,罵國民黨以為自己是執政黨、民進黨把自己當在野黨的論述,從來沒有少過;但這個論述已經不敷使用,民進黨其實也不是把自己當在野黨,它完全清楚自己是執政黨,它只是要在野黨看起來更野蠻。 

  報道說,台灣中選會組織法綁總預算,這是“立法院”沿襲多年的議事策略,姑且不論國民黨版本有沒有道理,第一,它排入了第一案議程,第二,它早已經過了四個月協商期,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只要有黨團要求表決,依規定就要處理。民進黨過去歷經核四停建案、三一九真調會條例、公投法、NCC組織法等爭議法案,它比人頭比不過,通常都會循憲政程序救濟,譬如行政院提覆議案,或直接向大法官申請釋憲,或者藉由議事技巧,再尋求翻案可能性。那有像這次中選會組織條例,比人頭比不過,就直接焦土作戰? 

  這一切的答案很單純,就是為了明年的“總統”選舉。精明計算的民進黨,直接打毀滅戰,逼國民黨跳入其設定的戰場,讓所謂“馬修路線”破功;簡言之,“總統”大選已經堂皇開打,“立法院”就是主戰場,至於攸關民生的預算、法案,那裡在政客計算之列? 

  只是對人民來說,他們的遺憾應該遠遠超過馬英九,這一切是否衝擊馬英九的“總統”路,根本不是重點,但是民生經濟勢將受到重創;執政黨完全有能力,也有義務防止這一些發生。 

  報道指出,一個“國家”所有的政黨,都如同在野黨,沒人當家,這已經夠糟了,如果執政黨竟然比“在野還要在野”,“國家”還有希望嗎?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