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圖:中國國民有全球視野 非常重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3 12:28:35  


龍永圖:中國的國民是否具有全球視野,對於中國能否樹立起一個負責任的、開放的大國形象,非常重要。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月23日電/“中國的國民是否具有全球視野,對於中國能否樹立起一個負責任的、開放的大國形象,非常重要。”中國入世前首席談判代表、現任博鼇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說。

  據東方早報報道,1月22日下午,龍永圖以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的身份出席了“全球治理青年設計大賽”的啟動儀式,該活動是與聯合國聯合主辦的。

  龍永圖介紹說,如果大賽最後篩選出某些好的建議,聯合國將成為一個管道,提交給相關機構作為好的參考。

  龍永圖認為,全球治理引起各國的重視,反映了全世界希望團結解決跨國問題的願望:“全球治理與和諧世界兩者間有很多共通的東西。”

  全球治理共通和諧世界

  記者:“全球治理青年設計大賽”的主題是“全球治理與和諧世界”,您認為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龍永圖:全球治理是聯合國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希望全球所有的公民———窮國、富國、大國、小國,團結起來,治理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比如說貧困、環保、資源枯竭,傳染病,國際安全,反恐等等。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全球合作,需要大家協調行動,不是單個國家可以解決的。聯合國提出全球治理後,引起了很多國家的重視,這反映了全世界希望團結起來,共同解決跨國問題的願望。

  中國提出對外建立和諧世界,也是希望通過國際上的團結合作,建立一個更加安全、平等,環境更加美好,資源更加節省的世界。實際上,全球治理與和諧世界兩者間有很多共通的東西。

  青年也要關心全球問題

  記者:全球化現在是一個熱門的詞。全球化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由青年學生為主體,進行這樣一個應對全球化挑戰的活動,有什麼意義?

  龍永圖:意義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培養青年人的國際視野,不僅應該關心中國的問題,也要關心全球的問題。在全球化時代,國民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他是否具有全球視野。特別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崛起中的大國而言,中國的國民是否具有全球視野,對於中國能否樹立起一個負責任的、開放的大國形象,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培養青年人的責任感。這一代的年輕人從小的生活環境不錯,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如何強化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特別是對全球問題的責任感,對於青年人的成長很有意義。

  這個活動的主要內容就是希望青年人可以提出應對這些全球問題的設計意見。我認為,年輕人都是天真爛漫的,他們沒有多少偏見,沒有政治考慮,也不會受商業利益集團的影響。因此青年人如果提出方案,將是較為客觀的。不論是聯合國還是政府,如果他們真的願意傾聽這些青年人的聲音,是會得到很大啟發的。

  因為聯合國是這次活動的聯合主辦者,如果真正最後篩選出某些好的建議,聯合國將成為一個管道,提交給相關機構作為好的參考。

  中國更歡迎全球化

  記者:相關研究顯示了一個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民眾看待全球化浪潮的有趣現象。例如中國人普遍比美國人更歡迎全球化。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龍永圖:我認為美國其實也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美國的經濟多年來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經濟全球化給美國帶來的積極影響。但美國媒體的宣傳對全球化基本上都是負面的,他們過分強調了全球化帶來的所謂“壞消息”,因為對西方媒體而言,壞消息才能博得關注,吸引眼球。媒體的偏見,其實誤導了很多美國民眾。

  而在中國,我們對全球化的宣傳是正面的,我們把參與全球化作為對外開放的組成部分,而對外開放又是我們的基本國策。老百姓也覺得,中國從對外開放中得到了很多好處,所以他們對中國參與全球化整體上是持支持態度的。因此我認為,教育和引導起了很大作用。

  龍永圖:中國的快速發展,本身就是對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貢獻。國外都在說,中國經濟強勁增長,已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

  此外,中國也已經通過諸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行動,向全世界承諾了中國是一個願意遵守國際規則、願意對外開放的國家。

  開放對中國沒有終點

  記者:中國有句老話叫“居安思危”,在您看來,目前中國未來如果繼續目前的發展速度,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龍永圖:最大挑戰就是,怎麼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使更廣大的人群、特別是弱勢群體能夠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實現社會公平。怎樣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特別是大學畢業生們怎樣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也是我們面臨的挑戰。除此之外,環境、能源、老齡化,也都是大問題。

  記者:您是中國入世談判的首席代表,在很多人心中,您幾乎就是WTO的代名詞。您認為中國入世5年來,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今後一段時期內您最擔憂的是什麼?

  龍永圖:我們加入世貿組織這一重大的外交行動,促進了我們中國內部的改革,促進了我們的對外開放。中國入世,也是我們說的“以開放促改革”的一個典型的成功案例。

  我比較擔心的是,中國入世5年了,當初對世貿組織的承諾也都基本履行完畢了。大家會不會產生一種誤解:我們完成對世貿組織的承諾後,就不需要再對外開放了。我認為對一個國家而言,開放是沒有終點的。我希望,“開放”這樣一個對中國發展有益的進程會繼續下去。

  記者:您作為博鼇亞洲論壇秘書長,如何評價這個非官方的民間組織在推動亞洲地區合作方面的作用?而您個人身份從官方到民間的變化給您帶來了什麼影響?

  龍永圖:建立博鼇亞洲論壇主要就是想促進亞洲國家間、特別是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間的合作。在論壇上,政府和企業家、政府和政府間進行了很多非正式的高層對話。這些高層對話對於形成共識,對將來可能就某些領域進行合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雖然我本人的身份從政府官員變成了現在這個非官方的民間組織的秘書長,但其實我所做的事情還是一樣———加強政府間的合作和交流,只不過舞臺不同而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