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民進黨執政一天,經濟榮景永遠難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9 10:50:45  


  中評社香港1月29日電/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在連續六個月出現代表景氣趨勢的黃藍燈後,經建會日前公布的去年十二月景氣燈號,赫然出現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不但是SARS之後首度亮起的藍燈,分數也是近年來的最低分。儘管早在業者預料之中,官方卻強調只是“意外”,而且近期內就可看到景氣燈號反轉。 

  社評說,根據經建會的資料,綜合判斷分數大幅降了五分,代表未來情況的領先指標及當前情況的同時指標雙雙下跌。其中領先指標綜合指數七個項目,只有製造業新接訂單及製造業平均每人每月工時增加;海關出口值年增率、躉售物價指數、核發建物建照執照面積、貨幣總計數MIB變動率及股價指數變動率都下降;而在同時指標方面,票據交換變動率、工業生產指數變動率及製造業生產指數變動率也都轉為負成長。顯見無論出口、營建或股市都在走下坡,對於台灣當然是值得注意的警訊。 

  然而,官方卻似乎毫不緊張。經濟部官員強調今年民間投資與消費都比去年樂觀,單月藍燈不必太過憂心;經建會官員則聲稱,出口值欠佳,主要是因為二OO五年同期出口表現好,比較基期墊高造成,並不是景氣真的衰退,相信在一兩個月內景氣指標就可以回升。

  社評表示,平心而論,官方的說法當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由於國際經濟成長力道減弱,在高基期的效應下,台灣今年的出口勢將趨緩。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一旦出口與工業生產指數雙雙亮起紅燈,難道不應該警惕嗎?更何況島內外廠商年來都已一再警告,政府卻置若罔聞,如今問題果然發生,政府難道不應該痛切檢討嗎?

  以貿易為例,去年進出口都創二位數的成長,全年貿易額突破四千二百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出超也上看二百億美元,其中兩岸貿易總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即超過六百六十億美元,足見大陸對台灣經濟的重要,如果雙方關係能夠正常化,估計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至少可以再升高一個百分點,折合新台幣約一千二百億元;但民進黨政府為了鞏固深綠選票,就是不肯開放兩岸經貿政策,使得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斷下降,已經瀕臨邊緣化。

  再者,製造業訂單雖然增加,可是國內工業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卻下降,這種矛盾的現象難道不應該重視嗎?根據統計,去年底國內接單,海外生產的比重已接近四十五%的高水準,較兩、三年前成長將近一倍,特別是資訊通訊業的海外生產比重,竟然高達七七%,而且幾乎所有台灣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產業,海外生產比重都很高。如此趨勢,固然帶來接單榮景的表象,但生產外移帶來的就業、消費,乃至社會問題,政府難道不應該努力設法解決嗎?

  社評總結,台灣今年的經濟縱使不致於太壞,但政府粉飾太平的心態如果不變,情況一定不會好轉。事實上,目前台灣內外所有的經濟研究機構幾乎都預測,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不但會在四小龍之中敬陪末座,而且極可能是亞洲所有重要地區中最後一名,這樣的判斷主要就是基於兩岸關係僵化,台灣非但不能享有地利之便,反而喪失一切優勢。可以斷言,只要民進黨執政一天,台灣的經濟榮景永遠難在。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