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台灣新版課本包藏加快法理台獨的禍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30 09:10:13  


  中評社香港1月30日電/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評說,台灣新版高中歷史課本第二冊《中國史》,將過去慣用的“我國”、“本國”、“大陸”等用詞,全部改為“中國”,取消孫中山“國父”尊稱,並加入“兩岸分合”和“統獨”議題。這是台灣當局一系列“去中國化”的動作之一,包藏加快推行“法理台獨”的禍心。
 
  陳水扁上台以來,任用一批頑固“台獨”分子,把持“教育部”、“文建會”、“考試院”等部會,全面推行“文化台獨”和“教育台獨”,旨在切斷台灣與祖國大陸的文化臍帶,弱化島內民眾的中國認同。陳水扁任用的“教育部長”杜正勝,一再推出“去中國化”的教科書與課程綱要,大量刪減中小學教材中關於中國歷史、地理、社會的內容。新版高中歷史課本第二冊《中國史》更是變本加厲,在用詞方面徹底“去中國化”,把台灣與“中國”區分開來。孫中山被“台獨”分子視為“文化台獨”的障礙,其尊稱“國父”也從新版教科書中刪除。對此,島內歷史學者表示“無法認同”,並提出強烈抗議。 
 
  社評指出,台灣新版高中歷史課本竄改歷史,並非孤立事件。進入2007年以來,台灣當局搞了一系列“去中國化”的動作。陳水扁在元旦文告中,公然聲稱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並說台灣人民有權選擇自己的未來,暗藏“憲改決心”。其後,台灣當局通過修改台北故宮博物院條例,刪除寶物來自北平故宮與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將 “中國古代”字句改為“國內外”。本月26日,陳水扁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國際頻道專訪,為自己所涉及的貪瀆弊案辯護,並全力推銷“法理台獨”理念。接著,陳水扁拉攏幾個“卸任元首”,在台灣舉行所謂“全球新興民主論壇”,趁機鼓吹“催生台灣新憲法”。可見,包括推出新版高中歷史課本在內的一系列動作,是台灣當局策動“法理台獨”、製造台海緊張局勢的預先部署,反映了陳水扁及其死黨為避免被清算弊案和失去政權,加緊實施“法理台獨”。 
 
  對陳水扁加快策動“法理台獨”,北京洞悉其奸,已發出台海局勢嚴峻的警訊,把2007年定調為制止“法理台獨”的關鍵年,並頻頻亮劍,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做好準備,遏制“法理台獨”。國際社會對“台獨”嚴重危害早有共識,也會共同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美國和日本對陳水扁實施“法理台獨”的嚴重後果,要有清醒認識,絕不能發出錯誤訊息,更不能加以縱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