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在海灣軍事動作頻頻 可能對伊朗動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31 09:02:51  


美國海軍“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資料圖)
  隨著美國兩艘航母部署海灣和向伊拉克增兵,一場高強度的“颶風”,已開始在世界各國民眾的心理上迅速形成。這“颶風”就是醞釀多時的美、伊(朗)戰爭。

  從稱霸世界佔領全球制高點的長遠戰略、美國本屆政府的大中東計劃、控制石油資源以及美國現政府的政治利益等多種角度看,美國攻打伊朗都是勢在必行。

  但由於美伊戰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在伊朗有重大戰略利益的國家和地區聯盟,所以,關於戰爭爆發的時間、規模、樣式及結果,還要取決於這些利益攸關方的態度。 
   
  以色列從自身安全出發,不僅希望戰爭儘早爆發,而且希望伊朗也像伊拉克一樣被美國徹底佔領和改造;歐盟、俄羅斯、印度等屬於在伊朗有重大戰略利益的國家和集團,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損,其態度將如在伊拉克戰爭時一樣。

  阿拉伯國家與伊朗有地緣利益,唇亡齒寒。它們希望伊朗能夠擁有中等強度的軍事實力,以威懾以色列和平衡美國。因此,他們既不希望伊朗因為擁有核武器而特別強大,也不希望其被美國軍事佔領。

  由於當今世界基本上沒有可以制約美國和以色列的政治力量,故美、以如果決定打,誰也攔不住。但戰爭打到什麼程度,卻要看各方外交角力的情況。推斷雙方戰爭爆發的可能樣式和結果,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不戰。這最符合俄羅斯和歐盟、印度的希望,但這種結果出現的概率卻最小,除非美、以決定接受伊朗核濃縮計劃,或者伊朗突然宣佈接受美以的要求(通牒)。但這兩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都不大。即使雙方的政治家以高超的謀略在最後的時刻握手言歡,由於美伊和伊以之間根本分歧的存在,故從遠期看,雙方的必然趨勢仍將是走向戰爭。 

  二、美國輕度打擊伊朗,只摧毀核設施而不佔領本土、現反美政府仍然存在。這是最有可能出現的戰爭樣式和結果。如果局面掌控得恰到好處,這也許是各方(包括伊朗)都能接受的。美國的利益得以部分實現,以色列的心腹之患也得以大部分解除。其他各方由於戰略利益無損,也不會激烈反對美國。這也是阿拉伯國家最樂於接受的。

  從當前美國在海灣的軍事力量看,美軍對伊朗並不佔有絕對優勢。即使加上以色列的軍事力量,美國實際上也只能進行輕度、有限的空中打擊。美軍雖然2003年在伊拉克摧枯拉朽,但是那時伊拉克已被各種制裁折騰得弱不禁風,現在的伊朗國力、軍力則毫髮無損。 

  三、美國重度打擊伊朗、削弱伊朗的軍事實力、促使伊朗和南聯盟一樣發生“革命”,建立親美政府。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也不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