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報:無法與中國競爭 韓欲當物流中心成泡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5 09:56:43  


  中評社香港2月5日電/韓國《朝鮮日報》今天發表題為“‘東北亞物流中心’的美夢化泡影”的社論,指出韓國政府2日表示,將與中國煙台、威海、南京和日本新潟等中小港口聯手,到2011年為止把運往美國、歐洲的200萬個集裝箱的中轉業務爭取到釜山港和光陽港。這是要增加港口貨物吞吐量的方案。在東北亞物流中心的競爭中,韓國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少於中國上海和深圳。

  社論指出,去年,釜山港的集裝箱吞吐量為1203萬個,遠遠落後於新加坡(2408萬個)、香港(2374萬個)、上海(2171萬個)和深圳(1826萬個)。上海和深圳港的吞吐量比2005年分別增長20.1%和12.8%,但釜山只增長1.6%,這個差距會越來越大。

  韓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中的36%是將運往中國和日本的進出口貨物集中在釜山港進行中轉業務。但如果中國擴大上海、深圳、青島、寧波的港口設施,直接處理進出口貨物,曾達到30~40%的釜山港中轉貨物的增長率將降至一位數。現政權在執政初期提出的“東北亞物流中心”的口號將化為泡影。 

  社論表示,如果說在當今商業領域,又大又快排第一的話,那麼小而快就排第二。但韓國不但小,發展也慢,而且也沒有高質量作後盾,所以失去的也很多。中國在2002年6月,為取代易擱淺的上海港,啟動了洋山港建設工程。短短3年半就完成了一期工程,於2005年12月開港。但早早5年前的1997年,韓國就開始建設釜山新港,但因為工程遲延,一期工程到2006年1月才竣工,比中國洋山港晚了一個月。

  更何況,釜山新港尚未具備修理船舶和供應補給品的後盾基地。而鐵路網要到2011年才能開通,現在的運輸網路一團糟。所以,雖然具備了年處理360萬個集裝箱的設備,但今年的目標只定為了132萬個。

  社論最後指出,無論如何,釜山港都無法與上海、深圳等地競爭。不要只想著增加船席,要從提高港口的快捷性、便利性,通過基礎加工基地提高中轉貨物的附加值,要在創造新的需求中尋找突破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