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非洲倚重中國加快融入世界 無縫連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7 07:45:47  



  同時,非洲大陸蘊藏的巨大商機,吸引了越來越多國內企業和商人爭相“淘金”,從紡織、服裝、傢俱等傳統優勢產品,到家電、手機、汽車等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正贏得非洲消費者的廣泛喜愛。

  非洲人也已看到中國給他們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和發展機遇。坦桑尼亞總統基奎特近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就指出:“中國從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成為了世界舞臺上的經濟強國。中國是這種轉變的模範。這給了非洲以希望,讓我們知道有這種可能把我們的國家從可怕的貧窮帶到發展的道路上來。有了正確的政策和正確的行動,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那樣。”

  基奎特說,中國,還有印度,不僅能給非洲國家提供巨大的商品市場,而且還是技術和醫藥等物美價廉的重要物資的來源。因為對於非洲國家來說,出口到中國要比出口到西方國家要容易得多,因為中國沒有西方國家那麼多歧視非洲產品的標準。由於一些非貿易的壁壘,很多非洲國家的商品根本無法進入西方國家的市場。

  當然,也有一些非洲人注意到了中國產品給非洲製造商帶來的競爭。但他們認為,中國給這個大陸的外部關係多元化帶來了機會。肯雅《民族日報》執行編輯馬查理亞•蓋托就指出:“只要中國願意在非洲投資,我們就一定不能錯過這個‘金礦’。”他認為,雖然以往中非貿易流動的形式和非洲與其傳統貿易夥伴類似:非洲出口石油和原材料,從中國進口製成品。但中國正在回應這個問題。“中非行動計畫呼籲中非貿易‘以更加平衡的方式’發展。這個計畫決定讓非洲流入中國的免關稅貨物翻一番,這就是邁向‘更平衡貿易’的堅實一步。另外一個動作是,中國去年還承諾主動限制出口到南非的紡織品總額。”

  承諾與行動“無縫連接”

  2月4日,非洲南部國家尚比亞見證了非洲與中國第一個經濟貿易合作區的成立。尚比亞是胡錦濤主席非洲八國之行的第四站。根據計畫,到2010年該經貿合作區建成後,將引進中外企業60家,投資8億美元,提供就業崗位6000個。

  此時,距離去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胡錦濤宣佈今後三年內在非洲國家建立三至五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的講話,剛剛三個月。如果把視線放得更遠一些,會發現在2006年1月發佈的《中國對非洲政策檔》中,已經出現諸如“願與非洲國家探討促進投資合作的新途徑和新方式”的字樣。

  很明顯,中國對非洲大陸的承諾和行動在相當程度上做到了“無縫連接”,這種“無縫連接”得以成型又來自中國領導層的直接推動。在涉外經貿活動需要介入多個職能部門的情況下,來自高層的直接過問和協調顯得非常重要;這一切,又體現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對非洲穩定和發展的重視,以及中國外交有關“發展中國家是基礎”的戰略佈局。

  即使是帶有偏見的評論家,也不得不承認,中非關係是一種“全新的關係”,完全打破了西方與非洲關係的思路,中非的平等交往不僅受到非洲的極大歡迎,也給中國與非洲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對歐洲而言,非洲曾是一塊被遺忘的大陸。不過這種情況現在似乎已經成為了歷史,歐洲人重又想起了南部的近鄰”,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國3年來在非洲的積極行動,德國之聲電臺說:“現在幾乎沒有哪個國際會議不討論中國在非洲扮演的角色。”

  針對此次胡錦濤訪非,西方媒體進行了大量報導。德國之聲等把胡錦濤描繪成“非洲最喜歡的客人”,他們還對胡錦濤三次訪非的路線進行了對比:在2004年初,胡錦濤就曾經訪問過埃及、加蓬和阿爾及利亞。2006年4月,他又去了尼日利亞、摩洛哥和肯雅。而這次則是去喀麥隆、利比理亞、蘇丹、尚比亞、納米比亞、南非、莫三比克、塞舌耳8國。4年之中胡錦濤三次訪非,而且到訪的非洲國家從沒有重複。一些國家並不是對華貿易大戶,所以可稱為“超越經貿的非洲之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胡錦濤非洲八國行 開啟新年外交大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