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印度大象蘇醒了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8 03:54:19  


該國很多基礎設施破舊不堪
  中評社溫哥華2月7日電/ BBC記者喬治﹒阿恩尼多年來一直做印度的報道,而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翹首期盼著該國復興的宿願成為現實。對於這樣一個國家,如何進行概要介紹呢?它的人口佔人類總數的1/6,世界上最貧窮的人有1/3在這個國家,消費導向型的中產階級卻是德國人口的兩倍,而且人數不斷增長。 

  據BBC報道,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高盛投資銀行的預測,印度在今後數十年裡將與中國一起主導世界經濟。印度這個國家一直都很難理解。28年來,我一直不斷地對這個幅員遼闊、豐富多彩的南亞次大陸進行訪問、思考、寫作和報道。我一直恪守著真實的原則(對印度所作的任何綜述或個項報道均是如此),固然勞神,但也多少讓人心慰。那麼,脫離大英帝國獨立60年後,印度終於將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沉睡的大象 

  拂去有關印度概覽的第一本拙著(1978年版《福德爾旅遊指南》)上的灰塵,可以看到,關於印度蘇醒的預言為時已久。前言說:"印度從一個一潭死水般的殖民地正在火箭一般地飛速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國家。" 不過,關於沉睡的印度大象將要醒來的預言似乎永遠也不會成為現實。當二十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東南亞經濟"四小虎"聲威遠播時,印度最大的成就也就是維持其人民的溫飽,以及在不利的條件下對民主的堅守。 正如一位資深觀察家指出,現在問題是印度將作為一個大國興起,還是停留在 "永遠的即將到來"。 

  儘管有地區性的貧窮與疾病問題,但是該國確已發生了重大變化。二十世紀90年代的經濟自由主義使印度擺脫了枷鎖,它已經超過日本穩居世界第三經濟大國。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也得以鞏固,其核地位已得到美國的正式承認,而且,最終在聯合國改革時,它很有可能在安理會獲得一個固定席位。 

  印度光芒 

  所有這一切合在一起,用一兩年前當時執政的人民黨對新印度所提出的一個漂亮口號所說,就是:印度光芒。稍等,儘管人民黨主政期間印度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但它在上次大選中還是被印度窮人們決然地拋棄了。這本身不就揭示了這一口號是空洞無物的自吹自擂麼?在所有這些轟鳴喧囂中,新印度正在做著起飛的準備,舊印度還能把它拖回去,中止倒計時麼?看看一些統計數字:3億印度人每天的生活標準低於1美元。與之相比,在人口更多的中國這一數字只有0.85億。45%5歲以下的印度兒童營養失調﹔有衛生間的印度家庭不足1/3﹔在其50萬鄉村中,聯入電網的不到1/2。 

  全球化挑戰 

  儘管在印度高速發展的城市裡,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蓬勃興盛,然而一半以上的印度人還居住在農村地區。農民因無法在全球化市場中競爭而自殺。作家和社會活動家阿蘭達蒂﹒洛伊說:"印度不是生活在鄉村,而是死在鄉村。" 批評家們指出,過去政府控制下的社會主義的義務沒有了,印度政府現在不能向其最貧窮的公民提供最基本的需求:衛生保健、教育、飲水。隨著貧富差距加大,納薩爾好戰分子一直在宣傳他們毛澤東革命的那一套理論,現在該國四分之一以上的地區都能感覺到它的存在。據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說,毛澤東主義是目前印度歷來所面臨的唯一最大的國內安全隱患。 

  而且,即使毛澤東主義者永遠也不可能像在其鄰國尼泊爾那樣讓政府屈服,但是他們所帶來的殘忍的低強度衝突卻使印度最貧窮的地區繼續貧窮下去,並使社會不公平現象尖銳化,有人認為這種不公平將是此後數十年印度面臨的最大危險。那麼印度在向何處去?有些變化即使是走馬觀花的遊客都能看到。我1978年第一次來印度時,印度城市中的消費狂熱,令人無法想像。但是,印度的傳統價值觀在消費主義和個人主義的衝擊下後退了多遠呢? 

  印度的種姓和社會等級制度正在受到侵蝕麼?如果是這樣,那麼被壓迫階級從中受益了麼?電視爆炸式的迅猛發展正在形成一個新的、更加同質的印度文化麼?全球化給印度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對有些人來說是巨大的收益。然而與贏家相比,輸家是否更多?如果是這樣,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在匆忙攫取財富的過程中,印度的社會結構能夠承受這樣的張力麼?或者不斷增大的社會不公平會將其在接縫處撕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