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政黨輪替,可做和不該做的應有分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08 11:51:05  


  中評社香港2月8日電/這一段時間,民進黨政府又在大搞特搞所謂的正名、更名、撤銅像、撤慈湖陵寢“憲兵”的活動。中油與中船都改名了,中鋼應該是下一個,大概有“中國”兩個字的機構,遲早都難逃這個命運。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登社評認為,這些現象反映了一個問題,值得我們省思。在民主的政治體系下,政黨輪替是否代表了新政府可以為所欲為?在政黨輪替之後,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難道沒有任何界線與分際嗎?
   
  台灣“國防部長”李傑在“立法院”答詢時,明白的表示,誰當家,誰要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這句話,乍聽之下,好像有道理,但仔細尋思,仍有商榷餘地。事實上,在民進黨政府中,有這種觀念的,何止李傑部長一人而已,“教育部長”何嘗不是如此,甚至於所有的部會首長都有同樣的觀念。如果不是這種觀念,怎麼會有2000年逕停核四建設這種荒謬的決策呢!

  社評說,假設這種觀念是對的,假設國民黨在2008年又執政,那是不是也可以把名字再改回來,把銅像再擺回去,當然了,教科書也是再重編一次?在這樣的過程中,台灣的資源完全浪費在沒有生產性與建設性的事務上,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政黨輪替的意義僅在於此嗎?
 
  我們相信,大多數人不會同意這是政黨輪替應該彰顯的意義。但這中間的分際與界線在那裏呢?我們認為,不論朝野,包括所有的公民,都應該建立共識,在政黨輪替的過程中,有幾個原則是彼此應該尊重的。
 
  社評指出,第一個原則是政府連續性原則。政黨可以輪替,但政府並沒有輪替,政府以一個法人所做的承諾與政策,都不應隨政黨輪替而變更。例如核四工程,其中牽涉到許多國外的合約,民進黨豈可因為執政就翻臉不認賬。再例如有關公教人員優惠存款的問題,可以改革,但也不應該溯及既往,破壞了政府的承諾。
 
  第二個原則是專業原則。政黨輪替之後,必然出現大搬風的現象,但現在的人事安排,幾乎完全是以政治正確為主,不考慮到專業原則。這幾年,金融界人事的大換血,專業原則幾乎被踐踏得體無完膚。如果國民黨執政之後,也是如此,我們永遠不可能得到具有穩定作用的專業人員,任何施政也難有好的績效出現。
 
  第三個原則是社會團結原則。我們認為,政黨輪替之後,如果新政府的某些作為只會造成社會的分裂,而無助於社會的團結,也無助於人民生活的改善,那就應該慎重不為。改名、移銅像、撤憲兵、改歷史教科書,都屬於此類的作為,不應當成為政黨輪替的祭品。
 
  社評總結,政黨輪替,是要懲罰執政無能的政黨,是要懲罰貪污腐化的執政者,是為了讓人民的生活過得更好一點,絕對不是為了改名、銅像、教科書這種事。美國的民主黨、共和黨,歷經一百多年的政黨輪替,但沒聽過,“誰當家,愛怎麼做都可以”的觀念。英國的保守黨和工黨之間,在經濟政策上有差異,但也不曾違反前述三個原則。
   
  台灣的民主課程,客氣地說,學分還沒有修完,不客氣地說,已經當了好幾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