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兇險、奪取大位過程艱辛,馬看不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0 10:13:15  


  中評社香港2月10日電/二○○五年,王馬兩雄相爭國民黨主席時,就傳出馬英九父親馬鶴凌憂心馬太早成為政敵箭靶,不沾鍋個性也難以應付複雜的黨務,不利馬參選“總統”,堅決反對馬英九參選黨主席。 

  中國時報報道,時至今日,馬鶴凌已長眠而去,但當初他對馬英九的擔心,卻一一應驗。隨著檢方偵結動作逐漸逼近,黨內期待重新執政的壓力愈來愈大,馬英九又陷入是否提前宣布表態參選的天人交戰。 

  貪汙的指控,讓馬英九難以釋懷、抑鬱不已,但政治的兇險與奪取大位過程的艱辛,若馬英九連這點都看不破,無法在關鍵時刻突出重圍,未來邁向執政的期待,只怕更是顛簸難行。 

  去年百萬倒扁紅潮盛時,馬英九受限於個性,堅持扮演好“首都市長”的角色,沒有發揮臨門一腳的積極功能拉阿扁下台,已讓泛藍群眾頗有微詞;特別費案又形同順勢替國務機要費解套,更讓泛藍群眾悶到家。 

  現在連應付迫在眉睫隨時可能遭起訴的偵辦結果,馬英九解釋了半天,也盡是繞著主計、審計、行政規章等法令細節轉。但坦白說,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檢察官的心證沒人能說得準,真要起訴,再多廢話也沒用。 

  但不管是倒扁紅潮到特別費風暴,對馬英九而言最嚴重的問題,不是廉潔、不是貪汙與否,而是當他每每面對政治危機的處理,總是讓人出乎意外地“化簡為繁”,終至讓“小事醞釀成大事”。 

  身為黨主席,背負了多少泛藍群眾的期待,但馬上任至今並沒有替國民黨的改革契機找到出路,或替不滿綠營長期執政胡搞爛搞、鬱卒到爆的民意找到一絲宣洩的出口與期待,反惹得一身腥到幾乎難以自處的境地。 

  面對特別費風暴,馬英九的最終對手其實不會是司法,更不是執政的民進黨,而是優柔寡斷的自我;從倒扁到特別費案,就像一面檢視領導人特質的鏡子,最該好好檢視的,其實正是馬英九本人。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