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設發展局可助香港加快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2 09:46:04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曾蔭權在參選下任特首的施政政策綱領中,建議重組三司十一局,特別是設立發展局來專責處理本港的發展及保育需要,希望可由此加強投資及增加就業機會,並同時減少社會爭拗。這構想是個有利施政及發展的重要新部署,故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和得到各界支持。

  《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說,發展局作為政策局,將綜合規劃、地政、工程等不同領域的工作統籌辦理,可由強化部門間協調來提高辦事效率,從而加快建設進度,使項目能早日完成及發揮效益。此外,還可由此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特別是協調建設、發展與環境、文物保護等兩方面的不同需要,做到不偏重一方而偏廢另一方。

  社評說,加強投資、推動發展等,確是本港目前十分迫切的政策目標。曾特首曾明確指出投資不足是本港經濟的重大問題,可謂一針見血切中時弊。更難得者是他在施政綱領中能提出具體舉措,為解決這問題定出了新政策。事實上,要確保港府每年規劃中的近三百億元基建開支落實,已很不容易,何況還要推動其他私人投資項目盡快開工。如大批公私項目不能按計劃進行,則提高投資只是空談。現時擺在眼前的,便有不少重大項目急待啟動,包括三大片和三條線的建設:即以文化中心為契機的西九、以郵輪碼頭為契機的東九,和以連通深圳的東部通道為契機的邊境開發區等三大片待開發土地;再加上廣深高速鐵路香港段、港珠澳大橋和南區鐵路等重大交通幹線。發展局的設立行將有助這些項目早日實現。

  更重要者是,本港已不能單從本身情況來考慮事情,周邊地區的高速發展已帶來與日俱增的競爭壓力,香港也必須加快發展步伐,否則邊緣化難於避免。無疑,內地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日大,不少港商已把投資重點北移,如本港再無重大項目吸引眼球,則資金只會加速流失。最近的一些報道足可為誡:如報載香港大亨已集資千億,趁內地調控之機北上圈地,實行趁低吸納,並把投資觸鬚伸延到二線城市。相反,本港一年來勾出地皮數目寥寥,與此形成了明顯對比。在商言商重心北移非不合理,如上周公布中期業績的恒隆系公司,其上海業務收入及增長率均倍高於香港者。難怪恒隆早前曾表示,今年將在過往投入二百多億的基礎上,再投入百億增加內地土地儲備。在內地業務發展良好的不只地產業,上周公布業績的東亞銀行,內地業務利潤大升近倍。遠高於本港業務,佔公司純利比重亦上升至一成五,估計五年內可升至二成五。

  社評認為,同時也不能忽視旁邊的澳門。過去澳門經濟依賴香港帶動,但近年賭業開放再加個人遊的助推,投資活動及經濟蒸蒸日上,今年內人均GDP及到訪旅客人數還有可能雙雙超過香港。總之,香港未來幾年確屬關鍵時刻,若不投資不發展只顧爭拗,只重政制不懂經濟,將會是死路一條。曾蔭權提出設“發展局”用意良好用心良苦,但仍須社會各界配合方可竟全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