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星洲日報:台教育洗腦 後代或以為日本是祖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4 11:39:50  


  中評社香港2月14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題為“歷史不可盡信”的評論文章,指出在中國古代,有一種官職非常重要,那就是紀錄國家大政和帝王言行的史官。說史官重要,因為他們手上握有一隻筆,能夠左右帝王在歷史上的留名,沒有一位君王不對史官們的載言記事,字斟句酌,斤斤計較。畢竟有哪個帝王希望自己荒唐事、醜事、笨事載入史冊,遺臭萬年?

  這些古代帝王都要把史官看得緊緊的,務必確保他們沒有“亂寫”。

  即使到了後來,許多的史官都是隔代修史,不涉及本朝之事,但仍會有所避諱和粉飾,以免一不小心,招惹來殺身之禍。如此看來,我們過去為了考試,開夜車挑燈苦背來的歷史,也許都不是真相。

  今天,史官制度早已廢除,但是,掌權的人都知道,要掌握時代的控制權,首先必須握住書寫歷史的權力,透過直接介入歷史教科書的編篡工作,不著痕跡地向下一代洗腦。

  不管是前蘇聯斯大林政權,還是硬說南京大屠殺只是死了幾百人事件的日本右翼、亦或是目前不認孫中山為“國父”的台灣民進黨政府,都希望藉竄改史實,來創造自己的歷史。

  歷史是那麼地具有權威,但其實又是那麼容易被更動。

  像現今很多的日本年輕人都不知道日本軍當年在亞洲多個國家的血腥暴行,久而久之,在這些日本新生代的認知裡,仿佛日本從未發動過侵略戰爭,只是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

  今天,台灣當權者基於選舉考量,選擇用一刀利落地切斷與中國大陸的血脈,所踏出的第一步,就是從歷史教科書下手。

  於是,台灣人在一夜醒來發現,中華民國的創立者“國父孫中山先生”不見了,只剩下“孫中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完全消失;“武昌起義”成了“武昌起事”;清代對台灣的治理成了“清帝國”的“殖民統治”;“台灣光復”成了日本的“終戰”;“日據”成了“日治”;還有“南京大屠殺”變成了可有可無事件諸如此類等。

  這種透過教育洗腦的工程,若不加以阻止、反對,只需一代,下一代的台灣人就不知道誰是孫中山了;若按照民進黨“台獨”政府所推動的計劃,台灣的下一代搞不好還會以為日本才是要回歸的祖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