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馬英九孤獨壓抑 私底下露出“三八”的一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20 09:36:53  


人前的馬英九,永遠溫文爾雅。
  中評社香港2月20日電/馬英九是很孤獨的人,在政壇紅塵裡,他一直站在孤峰頂上。但在被起訴後,馬英九被迫走下孤峰,迎向未知的明天。 

  中國時報今天文章指出,從小在父親馬鶴凌期許下,馬英九讀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左傳、論語、孟子,每晚十時熄燈,早上六時起床念書,還要練毛筆,他很早就自然地把“國家興亡”重責攬在自己的肩頭上,對忠孝節義、道德操守,有著近乎執拗般的堅持。 

  留學返台後,仕途一路順遂,晚近更成為鎂光燈前的熠熠巨星,馬英九很努力讓自己成為大家所想要看到、習慣看到的“馬英九”。維持標準笑容、如做功課般跑步游泳,永遠對人彬彬有禮,應對進退不慍不火,談論遠景條理清晰,這就是過去一路走來、眾人熟悉的馬英九。 

  事實上,馬英九是很壓抑的。私底下的他,喜歡講笑話、調侃人家,一天累下來,喜歡輕鬆喝個啤酒,講起話來引經據典、喋喋不休。沒有鏡頭的時候,他會露出“三八”的一面,會隨興引吭高歌、甚至跳起肚皮舞,也會毫無心防和人擁抱,真誠、熱切,又溫暖。 

  但是這般真性情的馬英九,隔天又會變成大家熟悉的馬英九,偶爾開開小玩笑,但大部分時候是“謝謝指教”。在父親從小教育的“大我”中,馬英九選擇將自己的“小我”封閉起來;只是這樣壓抑的結果,有時難免會出現自我衝突,使得有些時候的馬英九顯得如此“不合時宜”。 

  下鄉走基層,他一雙手一雙手握,地方黨員座談,他專注聆聽,低頭認真做筆記,就像一個好學生,努力記下從裡到外的大小事情。可是從旁邊觀察,馬英九再怎麼認真,和這些地方人士始終有著看不見的膜,雖不致到格格不入,但就像一個鮮明的身影,無法融入背後的風景一樣。

  有天晚上,跑完十幾個行程後,在澎湖青年活動中心的廣場,吹著海風,和媒體坐下來聊,有那麼一時半刻,馬英九兩眼望著遠處,彷彿在凝視什麼似的,穿透了層層暗沉的烏雲,卻落到了一片虛無裡。這時的馬英九,顯得特別孤獨。

  對待部屬、同僚,馬英九秉持著中國古代“士大夫無私交”的觀念,和人互動,全部都是公務來往,從不過問私事。相交廿幾年的國民黨高層有一次私下說,這麼多年來,馬英九從來沒有問過他夫人如何、兒女如何,見面只談公事。核心幕僚妻子罹癌,媒體曝光後,馬英九竟也一句都不問。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化悲憤為力量,馬英九參選“總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