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季羨林:我們要講和諧 包括人的內心和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21 09:01:49  


季羨林先生說:“建設和諧社會提出得很好。”(資料圖片)
  1月17日,約好了拜見季羨林先生。這天天氣格外溫暖,縷縷陽光照射在他的病房裏,充滿了冬日的溫馨。季先生穿著病號服坐在小桌前,看著書,顯得清淡而平和。病房內側坐著他的保健醫生、著名醫學專家穆善初。

  “季老,我看您來了!”

  季羨林先生眼睛直直地看著我,放下手中的書點著頭,面容十分可親可敬。

  我坐在他的身邊,想儘量靠近點:“季老,十多年前我就聽過您的課,敦煌學和宗教史學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季先生笑了,我的話喚起了他的回憶:“文化交流是人類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人類必須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才能不斷前進,而人類進步的最終目標必然是某一種形式的大同之域。”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構想。季老,您對此有新的更深的理解,提出了人的內心和諧問題,是這樣嗎?”我問道。

  季先生立即興奮起來,96歲的老人說起話來節奏有序,邏輯通徹。“建設和諧社會提出得很好。我們要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的內心和諧。”

  我接著問:“內心和諧太複雜了,有物質利益的慾望,有精神追求的慾望,有功利地位的慾望等等,在現今社會如何做到人的內心和諧呢?”

  季先生變得嚴肅起來,帶著一絲憂慮的神情講道:“和諧是一種文化。我要講的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一,個人合一,三個層次,缺一不可。而個人合一很重要,講的是個人修養。讀小學的時候,我就上過一門課,叫‘修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