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迺強:曾蔭權真正的挑戰將從獲得連任開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24 09:59:17  


曾蔭權競選活動的真正和實在目的,不在於多拿到幾張票,而在於多拿人心,維持和推高自己的民望當選。
  中評社香港2月24日電/全國政協委員、時事評論員劉迺強在即將出版的《中國評論》3月號撰文,分析香港O七年的三個選舉。二OO七年香港要進行的三項選舉,包括三月底的第三屆特首選舉、十一月至十二月的區議會選舉和第十一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

  文章指出,對於三月底的第三屆特首選舉,香港市民普遍認為,沒有競爭的選舉不可能接受。即使是象徵性的競爭,參選者根本是陪跑,又或者強弱懸殊,勝負未跑已分,也總比沒有競爭好。

  反對派與建制派的競選策略有很大的不同。反對派習慣通過比較宏觀的政治議題去作動員。建制派則數十年如一日採用建立與各友好社團頭頭的良好關係,再通過這些社團領袖的關係網去間接取得選票。

  公民黨有可能通過大量功能議席,取代民建聯成為立法會中第一大黨。梁家傑此次是絕對沒有勝出希望的,但卻肯定有助樹立去年初才成立的公民黨的聲勢,成為反對派的共主。

  文章認爲,曾蔭權競選活動的真正和實在目的,不在於多拿到幾張票,而在於多拿人心,維持和推高自己的民望當選。曾蔭權真正的挑戰將從獲得連任開始。

  所以,三月特首選舉,由於強弱懸殊,勝負已分,參選各方都是“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關於年底區議會選舉,基本上有兩重意義:是要為明年的立法會選舉作準備;是在地區層面上,建制派與反對派勢力的角力場,決定如何瓜分地區的公共資源。

  關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選舉風險極高,弄得不好,很容易混進了三五個反對派同路人當上人大,昂然進入廟堂,後果會十分嚴重。但在目前推選委員會的構成和政治氣氛,卻也無法可施。 


    相關專題: 香港特首選舉 梁家傑挑戰曾蔭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