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中國不應用沉默對抗“威脅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27 22:09:41  


中國決心建設一支與國家地位相適應、與安全威脅相對應的武裝力量。
  面對“中國威脅論” 中國不能選擇沉默 

  中國人從來不威脅別人,中國人也從來不怕別人的威脅 

  “中國威脅論”是哪一年產生的?似乎鼓吹這一理論的那些人也不太說得清楚。有人說是因近年來中國增加軍費開支、進行武器採購、研發先進裝備產生的,於是“中國軍力威脅”、“中國導彈威脅”、“中國海軍威脅”、“中國太空威脅”、“中國潛艇威脅”、“中國鐳射威脅”、“中國軍事不透明威脅”等等便大行其道。 

  “中國威脅論”並非根源於近期中國軍力的發展,在更早的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中國威脅論”就出籠了。當時主要不像今天這樣圍繞中國軍隊的軍費開支、武器裝備大做文章,因為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費開支實在太低、武器裝備實在落後,實在無法就此做文章,於是意識形態就成為做文章的主要題目了:“紅色中國”的“共產主義擴張威脅”:向朝鮮半島的“擴張”,向印支半島的“擴張”,整個東亞、東南亞到處都是行將倒塌的“多米諾骨牌”,需要美國大兵不遠萬里來亞洲到處“防堵”,而且說“防不勝防”。 

  其實這也不算資格最老的“中國威脅論”。在新中國成立的久遠之前,19世紀後半期“中國威脅論”就出現了。當時美國掀起“排華浪潮”,白人種族主義者和勞工利益集團將大批湧向美國西海岸的華工視為“劣等民族和落後文化的代表”、白人“飯碗”的搶奪者、對美國主流文化形成“威脅”,美國政府1882年、1884年先後通過《排華法案》。那個時刻正是中國日益衰落的時刻。衰落的中國依然對別人構成巨大“威脅”,這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的怪事:怎樣解釋你不是人家的“威脅”呢? 

  查看“中國威脅論”這部粗糙的歷史就能基本明白:這不是語言所能夠撇清的問題,因為它根本就不是一個講道理的事情。看看今日世界,美國全球駐軍,美國航空母艦全世界遊弋,美國軍費開支占全球軍費總開支的一半,太空中的美國衛星比其他所有國家的衛星總和還多,美國海軍宣佈要控制16條海上戰略通道――大西洋7條:佛羅里達海峽、巴拿馬運河、加勒比海和北美的航道、斯卡格拉克海峽、卡特加特海峽、好望角航線、格陵蘭—冰島—聯合王國海峽;地中海2條: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印度洋2條:霍爾木茲海峽、曼德海峽;太平洋5條:麻六甲海峽、巽他海峽、望加錫海峽、朝鮮海峽、阿拉斯加灣北航線――囊括了世界上幾乎所有重要的海峽和水道。冷戰結束後美國進行的“外科手術式”軍事打擊行動不算,能夠被稱為“戰爭”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就有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

  9•11事件後布什總統說:“任何地區的任何國家現在都必須做出選擇,或者跟美國站在一起,或者跟恐怖分子站在一起”;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說:“在追查任何涉案組織或國家時,美國享有不受限制的自由”;由此什麼國家邊界、什麼國際法規和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組織,都不在美國眼裏。即使如此,世界各國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專家學者、新聞傳媒、或是政治人物也不見有人站出來,大聲訴說“美國威脅論”。 

  我們中國,一百多年來反復遭受列強入侵,不但多次被迫割地賠款,各個地區也被劃成不同帝國主義國家的勢力範圍,國家安全長期處於風雨飄搖的狀態中。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說:“中國必須獨立,中國必須解放,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不容許任何帝國主義國家再有一絲一毫的干涉”;這句話代表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百年心聲。中國獨立自主了,中國快速發展了,中國不再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了,中國決心建設一支與國家地位相適應、與安全威脅相對應的武裝力量了,就成“中國威脅”了嗎?

  2005年6月在新加坡召開亞洲安全會議,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日本防衛廳長官大野功統聯手指責中國,說看不出中國受到任何威脅,卻在增加國防投入、發展軍備,對周邊國家和地區造成威脅。兩位先生如此健忘,僅僅三個多月前,他們還在一起搞“美日2+2會議”,宣佈以臺灣海峽安全為美日共同戰略目標,這就沒有對中國國家主權和安全形成威脅嗎?如果哪兩個國家以美國佛羅里達海峽安全為他們的共同戰略目標,美國能不感受到威脅嗎?還不用說美國至今對台售武,這難道不是國家關係中極其荒謬的事情:既宣佈承認和尊重對方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又在向對方某一地區出售武器,助長該地區的分裂傾向,還說是為了“軍事平衡”,那麼它是否也能夠容忍別的國家到其內部去搞這樣的“軍事平衡”? 


  這就是我們面對的“中國威脅論”。按照這種邏輯,你說你是和平鴿,在別人眼裏仍然是威脅。 

  但我們仍然必須對別人說清楚,甚至需要非常耐心地說清楚。不是對“中國威脅論”的發起者――那些人頭腦中的東西不是我們的道理能夠說服的――而是針對旁觀者和旁聽者。畢竟世界輿論的主導權沒有掌握在發展中國家手中。畢竟謊言重複若干遍也有可能變成“真理”。畢竟我們必須適應這個世界――哪怕現存的秩序有多麼不合理。 

  我們別無選擇,必須主動,尤其當別人向我們身上潑汙的時候,我們不能放棄話語權。這種時刻的沉默以對,不能稱為韜光養晦。我們有發言的權力。我們有威脅的現狀。我們有和平的傳統。我們有和諧的追求。我們中國人從來不威脅別人。我們中國人也從來不怕別人的威脅。 

  根本消除這種論調也許很難。也許我們長期要在這種論調的伴隨中發展和成長。但絕對不能讓它的存在影響了我們的前進步伐。這就是面對“中國威脅論”,我們應有的氣度和格局。(作者:金一南 來源:學習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