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殲十戰機亮相 推動中國走向強勢外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1 09:36:41  


殲十戰機。(資料圖)
  2006年12月29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中國官方網站新華網正式宣佈自行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裝備作戰部隊。這一消息震撼了國際社會。

  英國《空軍月刊》認為,從“配角”到“主角”的轉換,這是中國空軍未來發展戰略的新取向。美國媒體報導稱,殲-10戰機甚至形成了一種奇特的“心理威懾力量”,美國軍方在1月9日宣佈,2月份將派12架第四代戰鬥機F-22“猛禽”隱形戰鬥機在日本沖繩逗留數月。這是美國空軍首次在海外部署這種技術最先進的戰鬥機。同時一個中隊的F-117隱形轟炸機進駐韓國4個月。日本媒體報道,今年2月即將在沖繩舉行的美日聯合軍演中,特別考慮“東北亞地區最新出現的戰機”。

  為何殲-10國內高調亮相,國外高度緊張?首先是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戰鬥機,它的主要性能第一次基本接近國際各強國的中輕型戰鬥機,它的各項設計幾乎都是中國航空業相關領域的重要突破。回顧過去,當我們用整整20年時間掌握第二代戰鬥機殲-7(仿米格-21)的全部技術時,已經遠遠落後,殲-7根本不是當時第三代戰鬥機如F-16、米格-29、幻影2000的對手。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中國主力戰鬥機都和美蘇存在20年左右的差距。目前中國殲-10戰鬥機同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的差距是有史以來最短的。

  外電報道:“美國軍備發展與未來計劃顧問羅伯特•科爾安德洛指出,中國的殲-10大批裝備部隊,按照中國一貫的‘裝備一代,研製一代,設計一代’的發展原則,我們有理由認為中國已經開始了下一代戰鬥機的研製工作,依目前來看,殲-14在2008年年中可能開始試飛。”按照國人傳統行為方式,“國之利器不可示於人”(老子語),示於人者非國之利器也。也就是說,殲-10戰鬥機登場僅僅是個暗示,背後還有更厲害的“傢伙”。中國空軍裝備的戰鬥機同世界先進水準可能只有5年左右的差距。

  從歷史時段考察,鴉片戰爭時期,中西軍事技術是原始農耕社會同近代工業社會的歷史性差距。以撰者愚見,1956年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架噴氣式殲-5戰鬥機升空,標誌著中西軍事技術差距發生了質的變化,從那時起,中西之間是同一工業社會內部的差距。從1840年起整整追趕了160多年,在主流軍事技術和決定性主戰兵器方面,我們已獲得有史以來與西方世界的最小差距,估計在今後十年左右,基本在常規武器上同西方持平,這就是殲-10戰鬥機橫空出世的重大歷史意義。

  上個世紀20年代意大利軍官杜黑預言:“無論陸地還是海上,今後制空權將決定一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戰場情形迅速驗證了他的預言,那句“空軍固然重要,但最終解決戰鬥靠步兵”的信條在科索沃戰爭、海灣戰爭面前變得越來越蒼白。現在戰場實際情況是:沒有制空權的一方不能在戰場上放上一兵一卒。

  在海洋方面,1921年7月,美國空軍理論之父米切爾做了飛機炸軍艦的試驗,7架飛機攻擊作為美國戰利品的“東弗裏斯蘭”號德國戰列艦,共投下4枚2000磅炸彈,不到3分鐘,這艘代表當時海軍主力戰艦的龐然大物便倒扣了過來。沿著這條思路,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將飛行半徑和載油量有限的飛機帶到浩瀚無際的海上去?於是一種漂浮在海上、具有活動機場功能的龐然怪物——航空母艦翩然登上戰爭舞臺,並宣告以戰列艦為主的“大炮巨艦”時代的終結,制海權的爭奪轉換成海上制空權的爭奪。

  在制空權時代到來以前,海權和陸權相對來說比較獨立,海權強國陸戰則弱,陸權強國海戰則弱,像法國和中國這樣瀕海背陸國家既要對付來自陸上的威脅,又要對付來自海上的威脅,國家則不堪陸權和海權兩副重擔,所以法國和中國近代以來總是處於二流軍事國家。

  21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了中國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能夠克服自然地理瀕海背陸帶來的國防上的先天不足,集中發展空中打擊系統。強大的空中打擊系統移到陸上則決定陸戰的勝利,移到海上則決定海戰的勝利。制陸權和制海權都須通過和依賴制空權來實現。中國快速發展先進的戰鬥機和其他航空兵器是十分明智的國防舉措。只有空軍強大(包括海軍航空兵)才是真正的強大。空中優勢才是真正的國防優勢,殲-10戰鬥機正是空中打擊系統的最有力的主戰武器。

  殲-10戰鬥機問世的另一個重大意義是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一個國家的主戰武器不能依靠進口,那樣的國防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法保證空中優勢的可持續性。沒有先進的航空製造業,一味依賴進口,就會重蹈抗戰初期飛機打光後得不到補充的覆轍。

  在霸權主義占上風的時代,“弱國無外交”是個普遍的現象,現實中的外交格局不完全是經濟力量決定的,尤其是敵意國家之間的外交格局,說到底往往是現有軍事力量對比的結果,或者說是對潛在的軍事實力進行對比和想像的結果。此外,經濟繁榮也可導致整個社會醉生夢死,經濟繁榮只有轉化為強大的國防力量,並配合以健康的尚武精神,才是真正的繁榮富強。(作者:倪樂雄 係上海政法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來源:南方都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