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明確石油企業走進非洲政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1 10:32:56  


中國石油全球佈局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2月27日,國家發改委公佈了《對外投資國別產業導向目錄(三)》,在目錄所列的32個國家(地區)中,科威特等9個國家的石油和天然氣海外投資被列入。專家認為,這標誌著中國政府已進一步明確了石油企業走進非洲的政策。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國家發改委表示,《對外投資國別產業導向目錄(一)、(二)》已分別於2004年7月和2005年10月發佈,並在鼓勵和引導中國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外投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進一步鼓勵和規範我國企業對外投資,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政策引導”和“完善對外投資服務體系”的批示精神,商務部、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制訂了《對外投資國別產業導向目錄(三)》。

  該目錄是中國在對外投資方面對國別、產業進行方向性的指導,涉及國別和投資領域。投資領域的選擇主要是結合中國產業結構和優勢及所在國吸引外資重點領域和市場特點,根據國家鼓勵境外投資的相關領域確定的。目錄旨在鼓勵和引導中國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外投資。在此目錄中,科威特、卡塔爾、阿曼、摩洛哥、利比亞、尼日爾、挪威、厄瓜多爾、玻利維亞等國家的石油和天然氣投資被重點提到。

  石油專家韓學功表示,新目錄表明中國在加強在中東、歐洲等油氣投資之外,也將非洲部分地區圈入了中國海外投資地區之列。

  “比如科威特、挪威等都與中國有過合作或者戰略協議。這次在產業目錄中已經提到了。”他表示,之前中石油的戰略是包括中東、北非洲以及中亞(及俄羅斯)地區的石油勘探投資,而現在則將重心不斷延展到了南美和西非。“西非的儲量非常高,其石油天然氣儲量可能僅次於中東地區。”

  2006年,非洲石油產業在全球石油佈局起到了轉折性的作用。當年,美國從非洲進口的石油數量21年來首次超過了中東,成為美國最大的石油來源地。

  數位顯示,在美國的原油進口量中,來自非洲和中東的原油各占約22%,但就其數量而言,非洲的石油日輸美量要比中東多出8000桶,達到223萬桶。另外,非洲石油在美國市場所占22%的比例也創下25年來的最高紀錄。

  另一項統計顯示,目前中國進口石油的28%來源於非洲;而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官員透露的資料顯示,2005中國從非洲進口超過了3000萬噸石油,占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30%。從2004年開始,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非洲石油進口國。

  由於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逐步提高,中國在海外的石油投資也已迫在眉睫。

  2006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47.0%,較2005年提高4.1%。 

  商務部資料顯示,2006年,中國原油產量達18368萬噸,同比增長1.7%。石油淨進口16287萬噸,同比增長19.6%。

  在此前公佈的產業導向目錄中,中國提到的石油投資地包括了緬甸、印尼、汶萊等亞洲國家,伊朗、阿聯酋、沙特等石油資源豐富的中東地區,而所包括的非洲地區則主要集中在西非如埃及、蘇丹、阿爾及利亞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