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報:民進黨推正名運動 製造內部敵人爭資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1 16:39:00  


  中評社香港3月1日電/泰國《世界日報》發表題為“台灣推動正名運動的底線和操作 ”的社論,指出台灣“正名運動”在陳水扁和民進黨黨主席游錫堃的操弄下,在開春前鬧得不可開交,且立下時程表,要在3月1日把郵票上的字樣“中華民國郵票”改成“台灣郵票”。等到美國發表不同意見後,陳水扁又說不必為此敲鑼打鼓。這就是台灣“正名運動”的節奏和變態,只要有“外力”介入,馬上收斂。那麼這是什麼正名運動,不過是台灣內部政治鬥爭的產品,說穿了一文不值。如果民進黨和陳水扁執政7年拿得出像樣的政績,又何必以正名運動來標榜,同時也無異暴露了民進黨和陳水扁另1個困境,即操弄民粹有餘,卻缺乏執政能力。
 
  社論指出,台灣“正名運動”就綠色陣營的思維而言,原是“台獨”的序曲,是邁向“台獨”的前奏。但美國把底線講得很清楚,而且愈來愈不客氣。除重申陳水扁應堅守“4不”的承諾之外,另提醒陳水扁不要忘了他個人過去私下的承諾,即不管是內部或外部壓力有多大,都會信守“4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考馬克2月9日說,美國不支持“台獨”,反對兩岸任何1方片面改變現狀,不支持“會改變現狀或走向獨立的舉措”,所以美國不支持台灣的國營事業或其他所轄的實體“更改名稱”。必要指出的是,美國連台灣當局使用“正名”都不以為然,而是以“更改名稱”來形容。
 
  麥考馬克另指出,能否履行承諾是考驗陳水扁領導能力、信賴度和風範的試金石。這段話看似相當尊重陳水扁,其實是幾近羞辱。暗示陳水扁在領導能力、信賴度和個人風範上都瀕於破產。美國方面所以會對陳水扁毫無信任也不必意外,陳水扁非但說話不算話,還會硬拗、扣帽子。反控那些反對“正名運動”的是聯共反台。若不以人廢言,前總統李登輝批判民進黨已經“死體化”,陳水扁則是“騙人的”云云,在一定程度上可謂準確,更是對陳水扁人格的全盤否定。
 
  社論指出,台灣搞“正名”看似為“台獨”鋪路,其實是讓美國提前攔住民進黨政府的冒進,只是讓美國更警覺,對民進黨和陳水扁更加設限。台灣官員或謂美國的“不支持”不代表“反對”,更何況“正名”也不會挑釁“4不”,然而美國又何必多此一舉?若非台灣當局不受美國信任,美國政府絕不會選在台灣當局熱烈為“正名”大肆招搖時,竟公開大潑冷水。非但如此,對岸學者還語帶諷刺說,台灣當局這些舉動,是在幫北京提前“善後”台灣問題,免得日後要為改名多費一番手腳。
 
  然則台灣當局的“正名”運動究竟想玩什麼把戲?與其說是推動“台獨”不如說是虛構“悲情”;與其說是“去中國化”不如說是製造內部“敵人”以為鬥爭的資本;與其說是為了今年立委選舉和2008大選,不如說是陳水扁個人藉此作為權爭的工具。陳水扁何嘗不知不可能“台獨”,不可能順利推動“正名運動”,但陳水扁可以反向藉此控訴又遭到打壓,並逼使黨內想參選公職和覬覦大位者都得隨之起舞,必要為“正名運動”表態,從而向陳水扁表忠。至於“正名運動”為了換招牌,可能要白白花上數十億元,讓台灣納稅人平白多了1筆不必要的負擔,則非陳水扁此時所能顧及,更遑論“以天下蒼生為念”。
 
  社論分析,陳水扁或許已向美國承諾“正名運動”會有1個底線,至少不會挑釁“4不”;但台灣人民今年聽完陳水扁的春節講話後,大有不知台灣前途將伊於胡底,包括美國在內更不知陳水扁在春節後,何時又會有什麼冒進動作,以致不可收拾。對峙的兩岸,分裂的台灣,加上人格破產的領導人,這是台灣人民開春喜慶之餘,不能不面對的憂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